南沙區委宣傳部一份《關于查處“起航拯救訓練營”的情況說明》稱,今年5月6日,南沙區教育局接到黃閣鎮教文體中心反映,原在番禺區辦學的由廣州勵志體育活動策劃服務部負責組織的“起航拯救訓練營”在黃閣鎮內的廣州市浩今職業技術中學開展訓練活動,據反映,該“訓練營”是無證辦學單位。
5月7日上午,南沙區教育局、黃閣鎮政府有關部門聯合查處了“起航拯救訓練營”的違規辦學行為。經查,廣州勵志體育活動策劃服務部沒有辦理登記注冊手續,沒有辦學許可證,屬于非法辦學。廣州市浩今職業技術中學當即終止與該“訓練營”的合作,清退所有人員。
7月下旬,南沙區教育局得知浩今職中再次舉辦類似培訓活動,立即會同黃閣鎮教文體中心召見該校校長進行詢問,該校負責人解釋,這次學校舉辦培訓活動,招收的學生大部分雖是原“起航拯救訓練營”的學生(人數在100人左右),但培訓內容是以心理健康輔導和行為矯正為主。這名負責人還表示,“我學校是可以根據辦學需要自行設定培訓項目的”。但他同時也承認,舉辦該培訓項目沒有向市教育局報告,也未辦理備案手續。
8月9日下午,記者調查發現,位于南沙黃閣浩今中學的“起航”訓練營并未被取締。在訓練營里,有孩子在白紙板上寫下“SOS”和“打人”字樣向窗外揮舞,也有孩子將求救信息寫在衣服上向外展示,但多被教官制止。
對此,南沙區委宣傳部表示,南沙區政府已認定浩今職中舉辦該訓練營違規,區教育局將取締訓練營項目,區工商局吊銷浩今職中營業執照。
各式“黑培訓”亟待監管
據研究人員估算,我國目前有上千萬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網癮”現象,與之相隨的是魚龍混雜的網癮戒除機構不斷涌現。而青少年心理培訓市場的監管缺失,導致一部分缺乏專業背景,甚至違反國家有關法規的“黑培訓”屢禁不止。
2007年起曾在廣州“起航”工作的張強(化名)告訴本刊記者,廣州“起航”在食物中毒發生后,包括衛生在內的多個部門都曾到企業來檢查,但“因為情況不是十分嚴重,政府部門也就沒有深究”。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起航”這類所謂的“戒癮培訓機構”究竟該歸誰管,成了各個政府部門之間的一筆糊涂賬。
廣州市工商局番禺分局副局長譚燕文認為,“我們局曾聯合公安等部門以超出經營范圍為由取締了‘起航’,但教育部門才是主管部門,我們只能在職權范圍內對這種機構進行處理。”
在南寧起航事件發生后,廣西教育廳思想政治工作處處長李清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教育部門與此事“并無太大關系”,教育部門主要負責學歷教育機構的審批,“社會類培訓機構”應由勞動部門審批,以公司形式出現的教育培訓機構則應由工商部門審批。
而南寧市工商局有關負責人則認為,社會力量辦學應由教育部門辦理相應許可證,若主辦者想以企業形式獲得批準,工商部門將根據申請類型和經營范圍對其進行審查,涉及相關專業技術內容的還需要預先到相關專業部門辦理前置審批手續后才能給予核準。
在戒除網癮專家、華中師范大學素質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陶宏開看來,“目前任何人都可進入戒除網癮這個行業,缺乏相應的行業標準,急需相關的主管部門對這些機構加以審查、監管和規范。”
廣東省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曾錦華認為,在我國一些發達地區,已出現了一批打著所謂“治療”、“教育”旗號的培訓機構。對于這類機構的資質認定、工作人員審核特別是工作模式的鑒別,存在著較多的法律漏洞和空白,而相關活動又跨領域、跨部門、跨行業,有著很多危險環節和不確定因素,應引起教育、衛生、工商、公安等部門的高度警惕和重視,盡快出臺嚴格的監管規定加以規范。
追索“網癮”背后的成因
北京軍區總醫院醫生、中國青少年心理成長基地負責人陶然在對網癮患者進行樣本統計后發現,大部分成癮的青少年都存在挑戰權威、不服家長管教的傾向。他認為,網癮屬于一種廣義的精神疾病,除了上網時間長的特征之外,還影響到人的正常社會功能,常見表現包括青少年厭學、輟學、缺乏良好的人際關系等。
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咨詢與治療中心主任高文斌博士在研究中發現,當代中國青少年在成長中存在不同程度上的缺失,如家庭功能的缺失、學校教育中游戲的缺失、同伴的缺失,而在網絡中有游戲、有同伴交往,又能獲得成就感,正好彌補現實生活中的缺失。
在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副教授周孝正看來,網癮不能簡單依靠醫療手段來解決,還需結合家庭親情的彌補,社會價值教化的提升。“‘網癮’是社會病”,他認為,網癮真正的誘因是社會核心價值的缺失,以及一些被標榜的價值本身出現偏差。
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秘書長郝向宏認為,治療網癮不能僅依賴網癮戒治機構,還應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在可能的條件下,國家公共財政也應加大對青少年網癮救治的投入。
“沒有治療網癮的特效藥”,周孝正認為,從根本上說,還需完善家庭的教化機能,加強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溝通,以及社會整體價值觀的培育。□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