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一塊面包,還你一棵面包樹
小原辭職將近一年半。
此前,他在某大型網站當編輯,年收入10萬有余,常加班,節假日是最忙的時候。小原辭職,對外宣稱是工作久了有點煩有點累,想放個大假好好休息,但真實的原因則不然。
小原文筆好,雖然本科、碩士學的都是化學專業,但大學時代他就勤奮寫作。起初,他在網上自顧自地寫,后來“粉絲”漸眾,每天都有無數人在電腦那端期待“下一段”,再后來“原子彈”竟成了小原讀者的代名詞,小原信心大增。等到讀研時,小原的網絡小說終于得到出版社的注意,當別的同學業余時間花在電腦上看小說,小原已邊捧著自己的第一本書,聞著墨香,邊敲擊鍵盤創作下一部了。
走出象牙塔,走向各式招聘會,同學們拿著畢業證搜尋本專業的各種職位,小原卻背著行囊來到了北京。他熱愛文字,想找份和文字相關的工作,幾經周折,權衡利弊,他去了那家大型網站。
北京是個尋夢和讓夢實現的好地方。
小原的工作要接觸形形色色的名人。他發現名人私下里也很普通,而很多名人之所以成名都源于一個很小的契機,但成名背后,契機之前他們卻有著異乎常人的對理想的堅持。
“我的理想呢?我該不該堅持呢?”加班到夜深,小原靠窗抽一根煙,想起了遙遠的夢。
他想起他的第一本小說,封面上晚霞一樣的緋紅色。那時,捧著新書,小原一度以為他的文學夢已經實現了,知足了。但現在,眼界寬了,思考問題的方式不一樣了,小原越來越覺得,他的夢不僅是出一本書,他還熱愛文學,他的潛力不止于此,他要做的只是堅持到底。
日復一日的辛苦工作,精神和肉體雙向透支,成為小原寫作的最大障礙。
又一個夜班結束,已是凌晨,小原走在大街上,看零落燈光與閃爍星光遙相呼應,不知為什么,他頹然坐在馬路邊,稍頃,嚎啕大哭。
第二天,小原辭了職。部門主編讓他給個理由,“我不能眼看著熱情逐漸消逝卻無能為力。”小原的話沒人聽懂,他索性又編個大家都能明白的,“太累了,想放個假。”
這以后,小原閉門謝客,全心寫作。
過去收入高,消費也高,小原并無太多積蓄,而京城不易居,離開京城,又會失去文化氛圍,離開那種時刻感受精神受滋養的環境。小原咬咬牙,從城中心搬到五環外,從租兩居換成租一居,從待在星巴克聽著音樂敲電腦,到終日在蝸居啃著方便面寫作,就是不肯回老家。
坐吃山空,錢很快就花完了。
在老家的父母起初不知道小原辭職的事,但好幾次,小原往家里打電話,都是上班時間,更何況讓父母寄點啥來,最關鍵是寄錢,小原留的地址一看就是民宅,而非之前的單位。
紙包不住火。
當老師的媽媽,做公務員的爸爸對于小原擅自辭職,丟掉一份穩定工作,去搞什么文學,又吃驚又憤怒。他們來了一趟北京,勒令小原“馬上!”(爸爸語),“立刻!”(媽媽補充),“迅速!”(爸爸又強調),“出去找工作!”(爸爸媽媽異口同聲說),或者跟他們回老家,考個公務員,要不托人進個事業單位,“總之不能再任由你胡鬧下去”。
這一刻,小原的肉身在父母面前低頭認錯,他的靈魂和思緒還飄在進行了一半的小說里,
男主人公的對白,女主人公的反應,下面的情節怎樣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呢?他想著想著出了神。
小原的無聲被誤認為是反抗,引起了媽媽的注意。她想起小原十幾歲時早戀遭到家人反對,也是這樣的無聲,之后,小原離家出走半個月──那種心力交瘁的感覺,她沒齒難忘。爸媽對了一下眼神,決定智取。
爸媽請小原吃了頓好的,又留下一萬塊錢。他們帶走的是小原的保證──寫作期間父母承擔所有生活費用,但寫完就要聽“大人”安排。
小原誠懇地對爸媽說:“你們放心我會成名的,你們給我一塊面包,我就能實現理想,還你們一棵面包樹!”
寫啊,寫啊,寫啊。
一萬塊錢,又一萬塊錢,又一萬塊錢。
小原重新坐回星巴克,邊聽音樂,邊敲電腦,靈感如水銀瀉地,叮叮咚咚在腦海,在指尖發出悅耳的聲音。
快過年了,小原回到老家。
他從火車站打車到家門口,車停,他一掏錢包,卻發現錢不夠,于是打電話給爸爸。
爸爸下來接他,并付賬給的哥,上樓時,爸爸意味深長地對小原說:“等你到我這個年紀,還要在深夜跑下樓,給兒子送打車費,不知道你會怎么想。”
爸爸掏鑰匙開門,小原跟在身后,看見爸爸微彎的背,有些心痛。
他本來有個好消息想告訴爸爸的,現在根本說不出口。他想說,“有業內人士看了我的小說,建議我再花點時間改成劇本,一定能紅……”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