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2000多年前孔子的話,因為80后群體,再度引發世人的集體思索。
“三十而立=有房有車”“三十而立=成家立業”“三十而立=學有所成”……各種探討聲音不絕于耳。這個曾經被冠以“垮掉的一代”的群體,是三十能立還是三十難立?
有車有房就是“立”?
立=思想獨立+學有所成?
有網友感慨:30歲已沒有20多歲時的豪氣干勁,也沒有40歲那種處世嫻熟老道,青春即將過期,而事業未成,更多的時候是焦慮、恐慌與無奈,30歲已告別青澀時代,事業正走到一個十字路口。愛情不期而至,排在后面的還有婚姻。成家與立業仿佛密不可分,又仿佛矛盾叢生。
三十真的要“立”嗎?“立”的標準是什么呢?
“現在很多人都說,立的一個首要標準就是有一套住房!看來‘三十而立’的‘立’真的變味了。”網友筆墨丹青表示,記得于丹說過這個問題,“30而立”這個“立”,首先是思想和心智是否獨立,能不能駕馭自己的思想,獨立的處理遇到的問題,如果這些都沒有真正獨立,空談所謂的事業與愛情獨立也是枉然。
“三十而立≠成家立業≠有房有車。”有網友甚至拿孔子的身世來求證“三十而立”的意思,30歲的孔子既沒當官,更沒發財,“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孔子的“三十而立”,只是指“學有所成”。不但指知識和學問以及技能,還包括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如果把三十而立看成有房有車,則是一種世俗的理解。
網友小熊則表示,用物質的東西去衡量古人的三十而立,不僅是80后的悲哀,更是一個時代的墮落。每個人把房子看成一種生活目標,事實上,房子車子只是生活用品而已,它們不應該成為我們的理想。80后應該從事自己喜歡的職業,房子車子自然就來了,而不是一味追求高收入的工作。
立=社會地位+有車有房?
認為三十而立是指學有所成的,被指為“學院派”,招來“現實派”的反駁,網友小驢表示,三十而立在各個時代有自己的時代注釋,孔子生活在物質比較匱乏的時代,能吃飽飯就滿足了,如果再追求點“形而上”的東西,則善莫大焉。而現在是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社會,三十而立就是三十而富,衡量三十而立,需要車子、房子,以及社會地位來量化。
網友“咖啡”稱,那種說用物質來量化“三十而立”是變味的說法,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如果于丹教授現在還在為一套房子愁眉苦臉,她絕不會談什么心靈內省。倉廩實而知禮節,有恒產才有恒心。30歲前后的男人,正值談戀愛結婚的關鍵時候,衡量一個人成功的,就是車、房等物質化的東西,沒有人會嫁給空談理想的男人。
成都全搜索網友“江上”,則是觀點比較中庸的代表,江上表示,而立之年,立什么呢?立家,有段穩定的感情,身邊有個相依相戀的他/她;立業,找到自己的長處,并在工作中盡情發揮,有明確的努力方向或者奮斗目標;立身,一定要有個健康的身體,記得鍛煉,這是本錢,革命的本錢,以及你照顧妻兒父母的本錢;立性,樹立個人品牌,給自己定位,自己是謙遜的,睿智的,強勢的,還是儒雅的?立興,知道自己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并在興趣上有所發展!
“能立”派VS“難立”派
撇開“三十而立”的內涵不談,80后是否“三十能立”還是“三十難立”,也在網友中激起熱議。
持80后能“三十能立”的網友認為,由于80后所經歷的特殊歷史背景,他們曾經被貼上“垮掉的一代”等不良標簽,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尤其是前年5·12汶川大地震,以及北京奧運會期間,80后被稱為“鳥巢一代”,長江后浪推前浪,隨著時間的推移,80后正嶄露頭角。在政界,有湖北宜城市“中國最年輕市長”周森鋒,有共青團山東省委副書記張輝;在體育界,有姚明、劉翔、丁俊暉;在藝術界,有郎朗、李云迪;在文學界,有韓寒、郭敬明……每個時代都有各自遇到的壓力和困難,但這些困難能磨練人的意志,80后也可以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
持“三十難立”觀點的網友認為,80后這一代正“毀”在房地產上,當他們成家立業時,正值房價飆升的時候,如果有“富爸爸”,尚且可以成為“富二代”,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衣食無憂。而如果是“窮爸爸”的話,他們的一生,將貢獻給房地產,不能從事喜歡的工作,只能從事高收入的工作,很容易迷失人生價值。被稱作“蟻族”的80后大學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群體,正是被毀的一代。而高校擴招,帶來的教育質量滑坡,也在嚴重威脅著這一代人的社會評價。一位企業負責人曾極端地認為,現在大學生除了“英語好、懂電腦”,沒有其他實際才能。不管是學有所成,還是社會地位,這部分80后都很難“而立”。(杜玉飛)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