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年06月20日 15:32 來源:中國新聞網
【解說】麥收時節農家忙,同樣忙碌的還有中國農業大學雞澤實驗站的師生們。近日,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80多名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在雞澤實驗站里忙著收割小麥。他們從1000多畝小麥實驗田里手工連根拔出小麥,測量莖稈高度、查看分蘗數目,用小型脫粒機脫粒后開展粒重、穗長測量等研究,為進一步開展良種選育打下基礎。
【同期】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碩士研究生 曹北露
我現在的工作是給小麥隨機取樣,這個袋子里邊是我隨機選取的5個小麥的穗子,接下來的工作就是給這個穗子進行進一步的清理,以及調查籽粒的大小和重量,以便進一步探討產量和基因之間的關系。
【解說】中國農業大學雞澤實驗站位于雞澤縣城西6公里處,于2020年10月30日投入使用,是中國農業大學近年來成立的校級實驗站之一。實驗站擁有高標準實驗田1000余畝,綜合實驗樓2800平方米、倉儲兩座1156平方米、兩個曬場6230平方米、大型淋灌機等基礎設施。
【同期】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博士研究生 謝小明
我們小組現在正在進行小麥分蘗性狀的考察,都說“強國先強農,農大做先鋒,良種是基石”,我們想通過這個性狀考察,以及后續的多組學手段,把小麥控制、影響分蘗的分子基礎給解析出來,為我們后續的小麥優良品種培育做基礎。
【解說】在這個實驗站里,每一行的小麥都可能是不同性狀的“群體”,每一種“群體”都需要手工收集一定數量的“樣本”,這些“樣本”的采集、運輸、脫粒等多個環節需要大量人工。當地政府組織100多名糧農參與其中,幫助農大學生開展工作。
【同期】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博士研究生 李蘇芳
我現在在田間做的就是把小麥進行一個初步的分類,之后把這些矮桿小麥帶回實驗室當中,通過一些分子標記輔助手段,去挖掘控制小麥矮桿性狀的基因,來培育抗倒伏、高產的優質小麥品種。
【解說】截至目前,該實驗站已成功培育農大753、農大761、農大179、農大171等優質麥品種,2023年在雞澤全縣實驗、在繁基地面積達到3.2萬畝,各項指標刷新國內紀錄,達到了替代進口小麥標準,使縣域農業科技現代化水平得到了穩步提升。
【同期】中國農業大學雞澤實驗站負責人、中國農業大學教師 張玉峰
中國農業大學到雞澤建立實驗站已經是第三個年頭了,在這三年里,我們中國農業大學小麥研究中心,選育并審定了幾個比較好的品種,比如說優質高產結合比較好的農大179、農大753,節水抗旱的農大171以及超高產的農大761。這幾個品種,我們已經與河北遂鄉(種業)有限公司、隆平高科以及山東的農信(種業有限公司)、河南的豫糧(糧食)集團(有限公司)都簽訂了品種轉讓協議,這些品種的推廣將對國家的糧食安全以及老百姓的增收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邢璐 王天譯 王超 河北邯鄲報道
責任編輯:【李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