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報道:2010-3-11 08:51今日上午9時,全國政協全會第三場集體采訪在兩會新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主題為政協委員談促進就業,屆時,中華全國總工會黨組成員、經費審查委員會主任張世平,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總裁王健林,浙江省政協副主席、浙江省工商聯主席、傳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冠巨,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社會學研究所原所長景天魁,民盟中央常委、北京新東方董事長兼總裁俞敏洪將接受集體采訪,中新網將對本次記者會進行直播,敬請關注。
- 主持人趙東勝:2010-3-11 09:01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記者集體采訪現在開始。如何促進就業,解決好就業難的問題,是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重要話題,本次會議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圍繞溫家寶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就促進就業提出了不少意見和建議,本次集體采訪的主題是:政協委員談促進就業。
- 主持人趙東勝:2010-3-11 09:01我們邀請了五位全國政協委員與記者見面,我先做一個介紹:全國總工會黨組成員、經費審查委員會主任張世平女士,全國政協常委、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總裁王健林先生,浙江省政協副主席、浙江省工商聯主席、傳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冠巨先生,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社會學研究所原所長景天魁先生,民盟中央常委、北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兼總裁俞敏洪先生。
- 主持人趙東勝:2010-3-11 09:02本次集體采訪時間安排大約一個小時,現在歡迎各位記者提問,提問時請先通報您所在新聞機構的名稱。
- 中央電視臺記者:2010-3-11 09:04我有兩個問題想問一下委員,第一個問題,您作為民營企業,如果想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的話,還需要政府哪些政策的支持?第二個問題,隨著現在大學生就業壓力越來越大,您覺得作為民營企業,能為大學生就業做些什么?
- 王健林:2010-3-11 09:05關于第一個問題,政府在就業方面提供哪些支持。就業是咱們國家的根本國策,用胡總書記的話來講,就業是民生之本,溫總理這次會上講了,就業是民生頭等大事,都是非常重要的。我記得前年全國就業大會,中央九個常委集體出席,表明中央和國務院很重視。但是,以我自身的體會來看,我們是創造就業比較多的,我覺得,在實踐執行當中,對就業的支持政策,尤其是對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就業支持政策還不完全到位,所以你說還需要哪些支持,我覺得要把就業的政策細化,要有可執行的細則的政策,而不是出臺一個文件,文件比較簡單。
- 王健林:2010-3-11 09:05第二個問題,民營企業對于大學生就業,其實大學生就業不光是民營企業的責任,但是從目前的實踐來看,全國就業的八成都是民營企業解決的,從大學生就業實踐來看,大多數在民營企業就業,所以民營企業成為就業的主力軍了。就以我們公司為例,我們2009年創造了7.3萬個就業崗位,其中超過兩成是大學生,去年一年我們就解決了1.5萬名大學生的就業,應該說做了一定的貢獻。
- 王健林:2010-3-11 09:06但是你說民營企業怎么樣為大學生就業做更多的貢獻,是分兩方面,一個是民營企業自身更多吸納學生就業,不要完全考慮成本,民營企業大多數不是壟斷行業,很多也不是高科技行業,是密集型、服務型的企業,可能更多從成本考慮,農民工、或者小時工,所以本身民營企業自身應該更多地從解決大學生就業的角度少考慮成本,多考慮大學生就業問題。第二方面,大學生要改變就業觀念,現在的大學生已經不是過去包分配或者天之驕子的時代了,大學生應該有一個要拓寬自己就業的概念,也不一定非得去政府,非得去事業單位,愿意到民營企業去就業,這樣就業的路子會更寬一些。
-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2010-3-11 09:07主持人好,各位委員好,請問徐冠巨委員,您本身來說,傳化集團就致力于開發生產性的服務平臺,浙江省也涌現出了一些阿里巴巴這樣的電子商務服務平臺,請問徐委員,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當中也有說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所以請問您對生產性服務業提供就業機會這件事情怎么看?您認為生產性服務業能夠在哪幾個方面對就業有所促進?謝謝。
- 徐冠巨:2010-3-11 09:08你提的這個問題非常好,我為這個問題還有一定的準備。我覺得,政府要大力支持和扶持發展我們的生產性服務業,為就業開辟新的途徑。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我覺得它既是發展了產業,也是促進了就業,同時也是有效地支持了企業的轉型升級,它可以說是一舉多得的一件事情。總理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指出,要進一步提高服務業的發展水平和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大力發展金融、物流、信息等面向生產的服務業,促進服務業與現代制造業的有機融合。我認為,工業文明應該是合作的文明,中國制造業競爭力不強,重要原因就在于服務業發展滯后,使廣大企業處于單打獨斗的狀態,而生產性服務業的意義就在于為廣大生產企業提供專業化的社會服務。
- 徐冠巨:2010-3-11 09:11目前,社會發展本身產生的服務業已經有很大的需求,但事實是嚴重滯后的,這方面制約了經濟社會的高效發展,另一方面也失去了巨大的就業空間。生產性服務業有效促進就業,我本身是有切實的體會的,我們傳化集團下屬的一個物流企業,傳化物流創造了物流大概念當中的一個商業模式,叫做公路港物流。幾年來,我們的模式在浙江成功實踐之后,我們也到外省去發展,比如說在成都、蘇州。我們在成都一個基地,就是在這里培育上千家物流企業,同時為這樣的物流企業服務的企業又有將近五百家。
- 徐冠巨:2010-3-11 09:11如果說我們每個第三方物流企業吸納十個勞動力,一千家物流企業就有一萬個人的就業,全國如果打造這樣二百個平臺,就可以提供二百萬人就業。同時,它的社會效益是非常明顯的,我們的物流基地,輻射的區域能夠降低成本40%以上,又具有非常大的社會價值。所以事實上,我們現在分析,中國制造業水平低、效率低、附加值低,其實是我們的軟實力低,本質是我們生產服性服務業發展水平落后,所以類似像物流這樣公路發展起來的生產性服務業在中國還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國家要像支持消費型服務和社會公共性服務業那樣去扶持和培育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在基礎設施建設和科技上加大投資,在創業發展上加快研究步伐,從而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同時獲得更大的就業空間和潛力,更有效地促進就業。
- 中華工商時報記者:2010-3-11 09:12我有兩個問題。我的第一個問題是給王委員的,昨天我們在采訪黃孟復主席的時候,他有一個觀點,他認為民營經濟是富民經濟,因為我們的民營企業吸收了大量的勞動力,我們民營企業在自身發展的同時,如何為下一步進一步擴大我們的就業作出自己的努力?第二個問題是給徐委員的,我們都知道,現在大學生就業非常難,在前不久北京的大學生招聘現場上,我們看到了這樣的情景,一方面是大學生不斷地在遞簡歷,但是企業一方面又看不到他們想招的人才,對此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解決大學生就業最好的路徑是什么?謝謝。
- 王健林:2010-3-11 09:14你提出民營企業如何為解決就業作出努力。我覺得,就業的問題,現在感覺有一個矛盾,就是就業的信息不對稱,現在就業有很多說法,經濟運行的好和壞,實際上不完全是看增長率,判斷經濟運行的好或不好實際上是有四個標準的,一個是增長率,第二是就業率路徑,第三是企業的利潤率,第四是財政收入狀況。
- 王健林:2010-3-11 09:17現在的最大問題是什么呢?現在全國的就業狀況不清楚,就業信息不對稱,究竟中國有多少失業率?究竟有多少人未能充分就業?就業也不完全是充分的,有的上幾天班,下幾天崗,或者大學生究竟有多少沒有就業?信息不對稱。所以你要說民營企業為就業作出多少努力,我認為第一個努力就是,民營企業為中央建立一個真實的、公信力高的、完全民營就業率的,其中包括大學生、農民工就業率的信息統計渠道,改革現在的就業統計制度。現在國家統計局已經說了,從今年開始,要逐漸實行調查失業率,民營企業努力要把這個搞好,民營企業才能有針對性地安排一些就業。
- 王健林:2010-3-11 09:18再有,民營企業應該更多地投身勞動密集型和服務類的產業,就是民營企業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民營企業沒有必要在資源、通信或者在一些國家完全具有壟斷央企的行業里競爭,這些能不能做呢?石油化工能不能做?也能做,你競爭得過中央企業嗎,所以民營企業的定位更多的在服務業,在勞動力這個行業發展,這樣民營企業始終能保持解決就業八成的地位,民營企業也才能得到黨和政府的重視,或者自己生存發展的機會。
- 王健林:2010-3-11 09:18第三個,我覺得民營企業要能夠逐漸地提高就業者的收入水平,要關心員工,給大家更高的收入。前兩天我出席一個會議,我旁邊一個連鎖企業跟我講,招工招不到,我說為什么招不到?你給多少錢?他說一個月給八百塊錢,我說當然招不到了,你給三千塊錢,人家就擠破門了。所以民營企業在按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基礎上,更多地提高對勞動者的支出成本,這幾個方面做好了,也許就業就會更好一些。
- 徐冠巨:2010-3-11 09:20剛才說大學生就業,包括我們走出學校、走向社會就業,我們國家的就業壓力非常大,但是我的體會是,以創業帶動就業,是解決就業問題的一個根本途徑。我認為,關注就業問題,首先是要關注創業問題,要鼓勵創業,支持創業。創業是解決就業問題的根本途徑。
- 徐冠巨:2010-3-11 09:20一個社會,創業者越多,整個社會的生產要素的組合就越豐富,也就是越活躍,提供生產要素的就業行為就越容易,一人創業就能帶動一些人就業的帶動效應。以浙江的情況來分析,比如說全國每年誕生二百萬家的中小企業,每個企業吸納十個勞動力,或者安排十個人就業,我們每年就可以解決兩千萬人的就業,我們現在的就業任務大概是一千萬左右,我感覺這樣可以雙倍于解決就業問題。
- 徐冠巨:2010-3-11 09:20中國人天生就有創業的因素,是一個非常善于創業的民族,如果政府和社會也為企業提供了良好的土壤,那么全面創業的熱情必將得到迸發。我們市場經濟社會本來就是一個創業的社會,中國在過去的三十年,創業的成果得到了迅猛發展,新世紀第二個十年,中國邁進了真正的大創業的時代,鼓勵全民創業,發展創業型經濟,確實是一條能發揮就業的一條好渠道,是改變民生,推動區域式經濟快速發展,促進和諧社會發展的更重要的出路,所以我呼吁,應該將建設創業型國家上升為最高級別的國家戰略。
- 徐冠巨:2010-3-11 09:21從長遠情況來看,相比眼前的創業本身,我認為創業的氛圍和創業精神的傳承尤為重要,首先要從家教開始,培養下一代創業的夢想,培養下一代富有沖勁和智慧的創造意識。第二是在學校里培養我們的年輕人要有理想,要有抱負,不要想著我到大學里讀書,未來就有某一個職位,我感覺,我到大學里讀書,就要未來到社會上去闖蕩,要創事業。剛才講大學生就業問題,大學畢業年紀很輕,有的是資本,你去闖一下,闖了以后失敗了,感覺到這不合適我,我再加盟到某一些團隊。
- 徐冠巨:2010-3-11 09:23現在的一些奇怪的現象,一些公務員崗位,有幾千人報名,這說明了什么?我感覺到,中國人的安居樂業的文化當然是好,在公務員的崗位上,薪酬水平也不低,有一些公務員崗位是比較好的,我也不否認,但是有些地方也要消磨人的意志的。所以我建議,我們的大學生們要去創業,個人去創業,你到我們中小民營企業里面去,幫助我們中小民營企業去轉型升級,去實現它的二次創業。過去講二次創業,現在我們要真正二次創業,在這個過程當中,你去感受創業的艱辛,哪怕不成功,這非常重要。
- 徐冠巨:2010-3-11 09:24第三個,我們在全社會要弘揚創業的精神和文化,崇尚創業,政府要為個人創業和企業創業,創造良好的環境。謝謝。
- 張世平:2010-3-11 09:24我再補充幾句,就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剛才兩位委員已經談了他們一些看法,我覺得現在大學生就業難其實是多方面的原因,除了有就業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還有就業能力方面的不對稱的問題和就業需求、就業趨向的不對稱的問題,當然總體上講,和勞動力供大與求,我們的勞動力市場總量的問題,因為我國是勞動力資源非常大的一個國家,所以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
- 張世平:2010-3-11 09:27從能力方面講,剛才我們的委員談到了信息對稱的問題,從能力的角度來講,這里面有一個很突出的問題,我們現在的教育體制,在整個工作當中存在著重智輕德、重智輕能的問題,所以有時候我們培養出的大學生學歷很高,書讀得很多,但是往往和用人單位實際能力的需要有一定的差距。
- 張世平:2010-3-11 09:27再有一個是就業趨向的不對稱,這又和我們現在用人單位工資收入的不均衡和勞動環境的差異也有關系。大家趨利避害,總是希望條件更好一些,待遇更高一些,能夠自身的作用、價值體現得更充分一些,這也是情理之中。大學生在選擇就業上,如果我們都是身為父母,在自己孩子的就業選擇上,我們也會希望孩子能夠選擇一個更能夠發展自己,環境、待遇、保障各個方面更好的工作,現實當中又存在這樣一些比較大的差距,因此研究分析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時,應該考慮到這一點。
- 張世平:2010-3-11 09:27還有一方面的問題,也跟我們大學生的擇業觀念也有關系,剛才徐委員談到了這一點,什么是理想,什么是成功?什么是自身價值的體現?我們的大學生應該怎么樣去自主創業?靠自己的力量開辟出一片新的天地,這里面也有一個教育引導的問題。
- 張世平:2010-3-11 09:27因此我覺得,要解決大學生就業難,首先是要從我們國家的教育體制的改革方面來推進,使我們的教育制度,我們現行的這樣一些教育的重點能夠更加體現目前現代化建設對勞動力的需求,能夠更加符合勞動力市場的需要。同時還應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職業培訓,能夠發展一些有針對性的實用的技能方面的培訓,我們需要高端的知識型人才,同時也需要不同層次的、不同方面的技術人才,掌握一技之長的勞動者,在職業教育方面應該很好地發展。
- 張世平:2010-3-11 09:27此外,剛才也談到這一點,就是鼓勵大學生創業。當然,在創業方面,有些大學生特別是從家長的角度考慮一個問題,希望孩子們先到一個單位工作幾年,然后再出去創業,也有這種情況,也有的一開始就去辦小企業,靠自己的努力打一番天下。在這方面,政策上應該給予支持,同時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同時中小企業在安置就業方面,我們的中小企業具有重大的吸納的作用,要能夠從政策的傾斜上鼓勵中小企業給大學生創造更多的就業途徑。還應當積極地對大學生進行就業方面的指導,特別是擇業觀念的引導,鼓勵、引導我們的大學生往遠處看,能夠看到企業的長遠發展,從自身能力培養的角度出發,來選擇自己的崗位。
- 張世平:2010-3-11 09:28當然還有一條,就是我們在用人單位的規范上、工資分配趨向合理的努力上,以及我們用人單位環境的改善上,我們也要做大量的工作,能夠使得我們的大學生有更多的崗位可供選擇。我想,通過政府、教育部門、社會、企業以及我們自身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從源頭上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
- 俞敏洪:2010-3-11 09:31既然剛才講到了創業,我用一分鐘的時間講講創業。剛才徐老師和張老師都講到了鼓勵大學生創業,我的觀點是不同的,要不要鼓勵創業呢?我覺得是要的,我常常說,人生一輩子如果沒有創過一次業的話是一個非常遺憾的事情,但是現在的方向是,面對大學生工作難,大家就拼命鼓勵在大學的時候所有的學生就去創業去,但這實際上是有問題的,因為大學生的人生經驗,由于現在孩子都是獨生子女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能力,對于行業的了解、容忍度等等,面對創業的環境,他們都是不夠的。
- 俞敏洪:2010-3-11 09:32所以我認為,我研究了世界很多教育體制,沒有發現像美國這樣的一個就業很充分、鼓勵創業很充分的國家,在大學的時候就鼓勵每個大學生自己開公司去,我們常常一講就是比爾蓋茨,為什么呢?因為他是大學都沒有上完,在自己的車庫里就研究出了微軟來,但是這樣的人畢竟是天才,這樣的天才在全世界是可以數得出來的。我認為,鼓勵大學生在大學期間就去創業或者大學一畢業就去創業,帶來了幾個不利因素。第一個不利因素就是對大學教育的沖擊。因為大學是一個學生面對社會現實、認真研究并且學習的地方,現在你們看到,從中國的每一個大學就可以看到,學生在大學一、二年級開始就想著怎么樣做生意,因此他忘掉了大學四年應該認真學習,把自己的底蘊變厚,我說的學習當然不是脫離社會現實的學習。
- 俞敏洪:2010-3-11 09:33面對中國大學的課程設置我也是比較們迷茫的,中國大學設置一方面講就業問題,一方面很多的課程設置脫離社會現實,并且是落后的,知識更新速度是不夠的。其實一般大學課程的設置是兩個方面的:一個是研究性人才的方向。這個研究性人才的方向不一定是為了某一個具體工作崗位,賺大錢的崗位,而是這些研究性人才出來以后,其實國家現在給予大量的資助,研究某個領域的高精尖科學技術和人文科學知識的。
- 俞敏洪:2010-3-11 09:33二是實踐性的人才,也就是這個專業設置的時候,就是為了未來一個很好的崗位做準備的,現在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是大學生畢業以后找工作,到處遞簡歷,但是挑人的單位挑出的人才卻很少的情況,就是大學教育與現實脫節的明顯的證明。我這兒每年收到的大學生的應聘簡歷大概至少是十萬份,我們中間能挑出的馬上能用的人才最多是一兩千人,其余至少要經過半年左右的培訓才能上崗,也就意味著大學教育是脫節的,一方面鼓勵創業,一方面教育又脫節,這是一個問題。
- 俞敏洪:2010-3-11 09:33我想說的是,鼓勵學生創業這樣一個概念是帶來了一種問題,就是大學四年到底學生應該在大學里學什么東西,如果大學生要學創業的話,請問大學里老師有幾個是自己干過創業的,請問有幾個老師能夠教學生真正的創業水平以及創業中間遇到困難的講解?我是看不到這樣的情況。現在就變成了我們和王健林這樣的企業被老師拽過去給大學生講創業。我去的第一講就是破涼水,請大家不要一畢業就創業,除非你是比爾蓋茨。
- 俞敏洪:2010-3-11 09:34第二是給學生帶來了心態上的問題。什么問題呢?這個學生在學校的時候,心態就變得浮躁,創業的學生大部分都是失敗的,我看到的成功的例子非常少。失敗以后,大學生出了一個問題,什么問題呢?他通常不會反思自己,重新靜下心來認真琢磨怎么樣積累經驗再次創業,通常是會怨社會,覺得中國社會太黑暗,太不公平,認為這個社會資源集中在少數人手里,當然有部分事實是這樣的。但是還有一個問題,他怨人心,比如他創業的時候一般要跟幾個同學一起創,通常創著創著就打架了,最后的結果是,他不會總結自己作為領導人或者作為團隊領袖自己凝聚團隊的能力不夠,他往往把問題歸結在跟他一起創業的團隊的懶惰、貪婪、不合作,從此以后對人失去信心。
- 俞敏洪:2010-3-11 09:36大家稍微想一下,一個年輕的孩子一旦對社會失去信心、對人失去信心以后,請問他未來振作的機會有多少?稍微研究一下就會發現有這樣一批人在社會上,大學生就業,沒有參加工作就創業,創業失敗了,從此以后就變成了很難描述的這樣一種人群,對未來既沒有信心了,又不愿意去工作了,不愿意有工作的心態。所以我通常這樣鼓勵,我是比較堅持大學生畢業先工作,不管是在你父母的單位工作,因為現在很多父母本身就是創業的,比如我的孩子長大了,我就希望他到我這里來實習,我言傳身教,告訴他怎么樣面對各種困難,對社會對人保持信心,我可以言傳身教。
- 俞敏洪:2010-3-11 09:36第二,他可以積累經驗,觀察老板是怎么樣干活的,跟同事打交道,學會在人群中間尤其在利益和權力的人群社會中間,因為大學的人群是不涉及到利益和權力問題的,一進入單位以后,權益跟利益問題的時候,跟人群怎么樣打交道,并且怎么樣讓自己在一幫人當中變成領袖人物,變成大家很服氣的人物。
- 俞敏洪:2010-3-11 09:41第三,思考自己未來創業的專業方向。比如說未來你做培訓,那你進的機構肯定最好的是新東方。未來你想要進房地產業,最好的機構是王健林的萬達。通過對王健林觀察一段時間,覺得他們能做的事情我們也能做,這時候創業的成功率比較高,即使是失敗的時候,你也看到了人的起起落落。我也曾經想過,假如我從北大一畢業出來就創業的話,我現在不知道到哪兒去了。
- 俞敏洪:2010-3-11 09:41我在北大干了6-7年,又在培訓機構二年這個時候我認為,既懂得了正規的教育,又懂得了培訓教育,重新創業就成功了。大家也不應該說我二十九歲開始創業,三十歲開始創業,其實我真正創業是三十一歲,二十九歲進的培訓機構,三十一歲成立新東方,到了四十多歲到美國上市也不錯,同時帶動了一萬五千人的就業,新東方現在有接近一萬五千個員工,這也不錯的。
- 俞敏洪:2010-3-11 09:41這意味著,盡可能給孩子們一個沉靜的心態學習,并且讓他們了解社會,但是給他們一個勇敢的心未來走上社會去創業,給他們一個良好的時機。有時候不僅僅是時間問題,在英文中有兩個詞,一個叫TIME,就是時間;另外一個詞就是時機。什么時機進入能夠成功,打仗的時候,早上打會成功還是晚上打會成功是一樣的概念。
- 俞敏洪:2010-3-11 09:41所以,我不要盲目地鼓勵創業,但是我認為應該支持創業,我認為人生一輩子不創一次業一定是一個遺憾,在座的各位記者一定要有一個理想,自己做一個傳媒公司,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 美國彭博新聞社記者:2010-3-11 09:41我有一個問題問王健林先生。關于物業稅的問題,這個物業稅對就業有什么樣的影響?我提這個問題是認為,在美國的共和黨認為新的稅對就業有壞處,但是有些中國人,比如說娃哈哈的總裁說,如果有一個物業稅,對房地產管理人員有好處,就是給他們很多新的工作,所以我要問你,你認為物業稅對就業有什么樣的影響?
- 王健林:2010-3-11 09:47你的問題提得很牽強。物業稅第一還沒有推出來,現在判斷它對就業有多少影響,這個很難講。但是你說物業稅對就業的促進究竟是積極還是消極?如果從零售業、商業企業來看,我覺得可能是消極影響大一些,為什么呢?你征收商業房地產或者小業主往外出租要交稅,會不會增加租金?會不會影響創業的小戶來租用這種房屋?但是這個事情,應該說都是一種預判,物業稅在中國是個非常復雜的問題,今天是談就業的議題,就物業稅的探討以后有時間再說。但是要問它對就業有什么樣的影響,現在真不好評估。要說出臺一個稅對就業有積極的作用,我覺得不太可能,真正要有推進作用,不是靠加稅,而是靠減稅。
- 廣東南方電視臺記者:2010-3-11 09:47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想問一下俞敏洪先生,您當年在北大貼小廣告的的經歷我們大家都非常熟悉,其實很多人都上過您的東方培訓課,我就上過高級口語的課。我們都知道,創業的成功其實一定程度上是不能復制的,雖然您成功了,很多人成功了,但是很多年輕人想去創業,想遵循您的路子,可能并不能走到頭。我的問題是,作為一名前輩,創業的成功者,同時又是全國政協委員,你們能夠給這些想創業的大學生提供什么樣實際的幫助?能夠使他們走向成功。第二個問題請問張世平女士,前兩天聽了您的大會發言,印象非常深刻,您提到百分之二十多的員工五年沒有加過工資,另外一線的職工和企業高管的收入相差將近18倍,我們關注的是您怎么樣看待現在珠三角民工荒的問題,對于保障他們基本的權益,使他們更有積極性去就業,咱們全國總工會可以做些什么?謝謝。
- 俞敏洪:2010-3-11 09:47下面我先回答你的第一個問題,怎么樣對學生提供創業幫助的問題。我們能夠提供的幫助是從一個大的范圍來說的,學生創業的領域是不太一樣了,比如有的學生想開飯館,有的想做培訓,有的想做高科技,我們一般能做的事情,我們企業家中間有一個小聯盟這樣的東西,大范圍來說,我們一般會走進不少大學,給學生講創業當中會碰到的問題,還有解決的辦法,大范圍的事情,團隊建設等等,面對社會碰到的問題應該注意的心態、解決方案等等。
- 俞敏洪:2010-3-11 09:52就具體某一個領域,我們是不同的人做出不同的指導,比如李開復對高科技的尤其是跟互聯網相關的領域做了一個創新工廠,我也是其中一個股東之一。他的方法是,讓這些有創意的、有想法的年輕人但是又還沒有成熟環境的人,如果他自己去創業,又要組團隊,又要跟工商管理打交道,跟社會打交道,可能所有的時間都用在那個方面,真正的創新意識就沒有了,他做創新工廠的目的就是讓有創意的年輕人能夠一心一意把創意做大,我們提供的氛圍提供的什么?我們包括幫助他解決人才問題、人力資源問題,還有財務管理問題,還有公司結構問題,直到項目做到一定程度就像鳥能夠飛出去一樣,再讓他獨立化。
- 俞敏洪:2010-3-11 10:07我是鼓勵大家去創業,這次溫總理政府工作報告把培訓、娛樂、健康、老年等等作為重大的消費領域給提出來了,培訓確實是一個重大消費領域,每年以百分之百的速度在增加,我給大學生提供的幫助是,一方面給他們提供培訓的實習基地,第二是鼓勵包括我手下的人出去創業的,新東方每年都有上百個人出去自己辦學校或者辦公司,我把他們組織起來,在辦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事情,怎樣才能成功,讓他們盡可能把創業做成功。甚至有的老師說,我要創業,但是我沒有錢,能借給我點錢,我還把錢借給他們。我覺得培訓人的創業精神是很重要的,如果我當初不從北大創業出來,也就沒有今天,傳幫帶還是中國的古話,傳幫帶還是最重要的一個概念。
- 王健林:2010-3-11 10:07我補充一點,剛才這位女士提的對大學生就業有什么建議,我覺得最大的建議就是要敢試敢闖。你沒有這個膽量,就業環境的好壞,成功率高低是一方面,首先現在大學生出去創業少,最大的一個原因,現在很多人是八零后,溫室的花朵,父母呵護中長大,缺乏創業勇氣和膽量。俞敏洪老師當年在培訓機構已經是高級職員,我三十來歲創業的時候,已經是政府的處級干部,我們的環境很好,就是不安于現狀,敢于闖,可能闖一百個人,只成功五個人,但是不要害怕,你試都不敢試,永遠也不會成功。所以大學生不能創業,最大的問題是現在的大學生缺乏創業勇氣,不敢去試,這是我最大的一個建議。
- 張世平:2010-3-11 10:08我來回答剛才這位記者提到的問題。我在這次政協會上就堅持社會公平正義,保障職工收入分配權益做了一個發言。我們這個發言其實是在工會開展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形成的,我們是在去年的10到12月份,曾經在10個城市抽查了五百個企業,包括民營企業還有國有企業的五千名員工做了抽樣調查。另外這些年我們一直在關注這方面,開始一些調研,綜合的方方面面數據形成的。
- 張世平:2010-3-11 10:08正像剛才這位記者談到的,我們也感覺到,收入分配問題反映非常強烈,而且問題也比較突出,突出的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低收入群體的數量在增加,而且集中在一線農民工,再有是收入差距,幾倍、十幾倍,而且這種差距反映在行業之間,也反映在行業當中的高層和普通勞動者之間,還反映在城市的正式工和農民工之間。當然這里面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不光是初次分配,還有二次分配的問題,就是社會保障的問題。社會保障,現在大多數特別是農民工往往也是參保率比較低,包括一些企業年金、補充保險也落不到普通農民工身上,因此這需要我們大聲疾呼,需要我們代表廣大的勞動者,代表更多低收入的群眾呼吁,去推動這些問題的解決。
- 張世平:2010-3-11 10:08剛才談到民工荒的問題,民工荒問題的出現跟剛才談到的收入分配低,企業的勞動環境差,勞動強度高有直接的聯系,但是它只是因素之一。產生民工荒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跟東部地區經濟回暖,用工需求總量增加有關,和前一段受金融危機影響,勞動力流動的趨向改變,現在很多到西部去了, 而且西部工資增長幅度一定程度上還高于了東部,這也跟我們現在提供的就業信息以及對勞動力的需求之間的不對稱有關。
- 張世平:2010-3-11 10:09談到民工荒,其中一個重要的問題,跟現在的農民工在這樣一些勞動的環境當中得到的低報酬、高強度和勞動環境差,社會保障方面的企業低等等也有直接的關系。因此,我們積極地呼吁,來解決收入分配問題,對于解決農民工的就業問題無疑是非常有益的,這也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 張世平:2010-3-11 10:09從工會的角度,我們能夠做的工作,我想我們第一條就是要通過我們的大量的調查研究,通過翔實的數據,來積極地反映我們的建議,暢通利益訴求的渠道,反映廣大勞動者的要求和呼聲和一些困難,積極地提出我們的建議。我們這次參加政協會,工會界包括很多方面的同志們都提出了這方面的建議,提出了這樣一些問題,我們也通過我們的努力,積極地推動相關的立法,比如說工資條例的出臺,還有國家宏觀政策的調控,怎么樣加大收入分配在國民收入當中的比重,加大勞動報酬在一次分配當中的比重,這也是想通過我們的聲音,想通過我們調研的結果,通過我們提出的建議去影響決策、推動決策,推動政府能更多有利于廣泛勞動力提高工資收入,促進公平正義的政策的出臺,這是我們做的最主要的工作。
- 張世平:2010-3-11 10:09再有一個工作,就是工資集體協商。實際上,現在我們推進三個機制的建立,一個是工資集體協商的建立,一個是工資支付保障機制的建立,還有工資增長機制的建立,這里面很重要的一個是集體協商。實際上這個制度已經實行了多年,但實際上實行當中也還是有一些問題,集體協商能不能做到位,到底有多少企業做了集體協商,能不能協商得了,能不能協商得通,協商通了,是否能夠落實,不落實怎么辦?這里面有很多環節的問題,因此我們在怎么樣實實在在地落實工資集體協商方面,要和方方面面一起聯手,來落實這方面的工作,這也是我們下一步工作的著力點。
- 張世平:2010-3-11 10:10再有一個工會方面要做的工作,把我們應對金融危機,維護勞動力特別是維護農民工權益方面,我們所做的一些品牌性的工作,一些具有特色的工作,比如說我們的共同約定行動,我們的農民工援助行動,我們對于困難家庭大學生的救助行動等等,我們要把這些工作更加富有成效地開展下去,能夠讓它長效制,產生更大的效應。
- 張世平:2010-3-11 10:10比如說共同約定行動,特別要向一些民營私營企業、中小企業作為下一步開展活動的重點,從企業的角度怎么樣維護職工的權益,從職工本身怎么樣和企業同舟共濟,共度難關,更多的是通過這樣一種約定,保證我們職工保崗位、保就業,然后促進職工勞動環境、勞動條件方方面面的改善,這是我們的一個著力點。在農民工援助行動方面,我們也在發展一些基地的建設,實實在在地為農民工提供就業方面的指導,包括就業方面的培訓,還有一些法律方面的援助,這也是我們工作的一些著力點。
- 張世平:2010-3-11 10:10此外,我們還通過工會自身的法律援助方面的機構,比如我們的一些熱線,還有一些幫扶中心,各種各樣的陣地,更多地為我們的職工排憂解難,為他們多辦實事,多辦好事,使我們維護職工權益的工作更加落在實處。
- 祖國雜志社記者、經濟周報特約記者:2010-3-11 10:11有一個問題想請問景委員,接著剛才張世平委員講的南方用工荒的問題,我們曾經做過一些調查,也和一些企業家聊過天,有些企業家說,他說我一年通過外銷可能只掙一百美元,如果我給一百個工人發一塊美元的工資的話,我就沒有利潤了,我們聽到這樣一個例子以后,就有一個想法,我們想問一下景委員,用工荒這種現象和相關企業生產的產品的附加值高低之間是不是有什么樣的聯系?如果有這樣的聯系的話,從研究者和學者的角度,您認為它的解決之道的方向在什么地方?另外我們正在熱議的教育改革,其中是不是會有一些舉措能夠對這種現象有一些應對之策?謝謝。
- 景天魁:2010-3-11 10:11用工荒其實是給了我們一個很大的警醒,提醒我們要把就業的問題不單純看作是一個就業的問題,用工荒的問題也不單純是看成用工荒的問題,要和我們國家整個的產業升級、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聯系在一起來看。如果按原來的低端產業來講,它發展的產品,包括就業的容量確實有限,現在農民工的工資,總不能像過去那樣十年不給人家漲工資,肯定人家不干了,我們有一些加工制造業的產品利潤本來就很薄,你叫他把工資漲上去,剛才王主席講的漲到三千塊錢的一個月,他們有那么多錢嗎?所以,整個都有納入到提高幫助企業的競爭力,幫助企業來升級,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要有這樣一個思路來解決包括用工荒在內的就業難的問題。
- 景天魁:2010-3-11 10:11一方面,企業和政府要想辦法大量地組織農民工培訓,提高他們的技術能力;另外一方面要支持中小企業特別是那些處于低端產業的企業產業升級。因為你再不升級,包括在國際市場上的前景也不妙,你非得往提高產品附加值的路上走了。所以,政府在這個時候應該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很重要的方面是幫助他們向高端的產業發展。
- 景天魁:2010-3-11 10:12另外一方面,對于那些有前景的,特別是對我們國家未來的經濟躍升有戰略意義的產業,政府應該加大投入,吸引企業向這樣一些方面去發展。我們國家的就業問題,說起來很困難,但我還是比較樂觀的,因為我們是在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出現的就業困難,所以一方面就業壓力很大,另一方面我們就業的空間也很大,可以說,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們會開辟出一些很有前景、很大的就業空間,比如說剛才講到的生產性的服務業。
- 景天魁:2010-3-11 10:12我們國家還有一大塊就是生活性的服務業。這個生活性的服務業,從就業容量來講,很可能比生產性服務業還要大,特別是隨著老百姓的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質量要提升,對社區服務業、老年服務、病人看護、社區家庭醫生、衛生服務以及其他的一些關系著人民群眾生活品質的方面的服務業,我估計將來會比那些制造業吸引農民工占的分量要大得多。
- 景天魁:2010-3-11 10:12要引導大學生往高端產業發展,包括剛才講的創業,要引導農民工向生活服務業發展,向這個領域進軍。咱們簡單算個賬,我國城市有1.9億個家庭,不用多說,就有十分之一的家庭有服務需求,那就是1900萬,這是很大的就業容量,而且還不止這些。服務業需要大量的農民工,服務業也需要大量的高端的包括大學生,也是需要往這方面來看一看的,不要都往企業指。現在國家已經把社區工作者列入一個職業行列了,這在發達國家都是很龐大的隊伍,它的容量絕不是按百萬計的,在我們這么一個大國來說,都是按千萬來計的,所以都有很大的就業空間和就業容量。所以民工荒給我們提示的,是像中央要求的那樣,從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的角度,全盤考慮,包括就業在內的這些發展的問題。
- 趙東勝:2010-3-11 10:13由于時間和場地的關系,最后一個問題。
- 中國勞動保障報社記者:2010-3-11 10:13請問景委員一個問題,剛才提到用工荒的問題,我們現在關注到一個矛盾的現象,就是用工荒和就業難并存,像大學生就業現在越來越困難,今年將近七百萬大學生要畢業,同時技能型人才就業又是很熱門的,一方面是用工荒,企業招不到所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大學生就業困難,您怎么樣看待這個現象?是不是和我們人才結構不合理的根本問題相關?謝謝。
- 景天魁:2010-3-11 10:13我非常同意你的看法,我們現在就業困難的問題,基本上是一個結構性的問題,絕對不是說我們國家的大學生多了,或者沒地方發展了,不是這個問題。我們國家正處于一個很高的發展速度,這樣一個階段,同時我們對于高端人才的需求還特別旺盛,目前我們國家就業的問題是結構性的,怎么樣化解這個矛盾,需要我們的教育制度、就業制度、用工制度、薪酬制度發生一系列的轉變。比如說我們過去基本上是高校管高校,設置專業就開課,講完了畢業證一發,你就業去吧。
- 景天魁:2010-3-11 10:13去年,我在全國政協會上提出一個“大就業”的概念,意思就是說,我們的高校可以在教育階段,比如說大學三年級、四年級就和一些企業掛鉤,請一些企業的技術人員到學校開一些實用性的課程,就業馬上就能用的技能培訓,把企業和教育銜接起來。另外,我們的就業部門也不僅僅是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也要把各個部的職能,包括工會的職能、財政部的職能,各個部的職能也統一起來,大家齊心協力來解決現在就業的問題。
- 景天魁:2010-3-11 10:14關鍵的問題是,要在畢業和就業之間搭上若干個橋梁,建立起若干個環節,現在是脫節的,大家一畢業,除了去人才市場遞個表之外就沒有別的招兒了,所以在制度設計上我們還有很多要做的事情。因為時間的問題,這方面的話題很多,我們需要做的工作還很多,就業問題的出現不是一個壞事情,它是推動我們整個國家往高的層次來發展的一個很好的動力。
- 趙東勝:2010-3-11 10:14集體采訪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 中新網報道:2010-3-11 10:14本次直播到此結束,謝謝網友關注!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