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新源曾任華夏證券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華夏基金董事長,盡管從此職位上已經離任多年,但工商資料一直未變。
按照一般基金公司的慣例,法人代表均由來自股東方的董事長擔任。
因此,范勇宏是目前基金行業中唯一一個以總經理身份擔任法人代表的。
“這算是范勇宏的得分。”一位別家基金公司總經理向理財周報記者表示,他由此判斷,范勇宏在這場博弈中,并不如其所宣稱的那么弱勢。
但是范勇宏團隊在華夏基金現有體制內尋求更大突破,顯然甚為艱難。不但中信證券作為股東,有充分理由處理公司股權事項。而且基金公司為國有金融資產,管理層持股迄今無先例可循。
不止一位業內人士懷疑,華夏基金管理層可能有兩手準備。如果博弈結果不如人意,集體出走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早在當初中信證券收購華夏基金,并且將華夏基金與中信基金合并時,華夏基金也傳出過范勇宏有可能離職的消息,事后證明可能是故意放風。”一位資深業內人士表示。
穩定客戶應對可能變化
華夏基金最近的一系列大手筆分紅,也被外界解讀為,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管理層變動,而穩定客戶群體。
據統計,華夏基金今年以來雖然未作營銷活動、大部分基金長期處于限制申購狀態,規模有所下滑,但累計分紅已經超過260億元。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華夏基金大規模分紅只能被看做是穩定客戶,而絕非看空后市。“如果一家公司看空后市,不可能同時分紅和加倉。”
而華夏基金近期的客戶服務工作,則包括眾多講座,以及渠道的維護反饋,力度為今年以來所未有。
一位接近中信證券人士表示,作為股東方,中信證券并不愿意出售華夏基金,因此反復權衡也在所難免。盡管外界盛傳中信證券董事長王東明和范勇宏有隔閡,但是中信證券時期,正是華夏基金發展最迅速的幾年,證明單一股東并未阻礙基金公司發展,證監會關于基金公司股東合規的規定難以令業內信服。
最近證監會基金部副主任洪磊在一次座談會上的談話引起業內關注。洪磊說:“今天的基金公司,特別是大型基金公司所形成的資產管理規模固然有團隊的付出,但實際上更多的是整個社會給予的。而他們得到的報酬和收入已經遠遠高于對社會的貢獻。如果把基金公司私有化到他們手上,對社會是不公平的。如果這些高管真有能力,應該自己開一個公司,干出來是自己的,這樣社會是能夠接受的。”(滕曉萌/文)
參與互動(0) | 【編輯:李瑾】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