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都航空(600316,SH)在發布公司實際控制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以下簡稱中航工業、中航集團)否認注入防務資產的公告后,股價近日連續3個跌停板,投資者損失慘重。
兩年之內,洪都航空的股價暴漲近8倍,其背后,是包括機構在內的市場投資者對中航工業極高的資產注入預期,也正是這個預期,才導致在資產注入被否公告發布后,股價連續暴跌。
那么,極高的注資預期從何而來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洪都航空年報和公司高管的相關新聞后發現,在公司股價從5元左右暴漲到近50元(前復權)的過程中,上市公司高管的發言和信息披露對股價都起到了極強的推波助瀾的作用。
“翻手為云,覆手為雨”常用來形容反復無常或慣于耍手段,但如果上市公司因此給市場投資者帶來巨大損失,又該誰來負責呢?
翻手云之一:董事長表態
市場投資者在分析個股價值時,往往會立足公開信息予以挖掘,但這一次,投資者都被洪都航空給“忽悠”了。
2008年11月4日,洪都航空隨大盤見底,在隨后的日子里,洪都航空的股價被一只無形之手托起,節節攀升。此后,關于中航工業將防務性資產注入到洪都航空的傳言就開始在市場流傳。對于消息的源頭,一則媒體的采訪報道引起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注意。
2009年3月11日,洪都航空時任董事長吳方輝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發布會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重組后的中航集團防務平臺中,洪都航空是唯一的上市公司,因此要充分發揮上市公司的作用,參與中航集團的整體戰略思考。”
值得注意的是,吳方輝還有一個身份是中航工業防務分公司副總經理。雖然這樣的說法沒有直接挑明“防務性資產注入洪都航空”,但無疑給市場了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間。
翻手云之二:年報董事會報告
在董事長講話之后,2009年年報甚至將“整合”的預期寫進了董事會報告。
2010年4月12日,洪都航空發布年報,注資的預期再次被推向了高潮。在2009年年報“董事會報告”第二部分“對公司未來發展的展望”一節中清晰地寫著,“中航集團旗下的十大板塊原則上不再進行新的IPO,而是對目前已有的上市公司通過定向增發、資產注入、資產置換等資本運作手段實現子公司整體上市。公司作為中航集團旗下一上市公司,有望成為其重要的整合平臺。”
“重要的整合平臺”意味著什么?公司沒有直言,市場想象空間被再一次放大。
一位軍工行業研究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洪都航空是中航工業防務性資產里面的唯一上市公司,既然中航精機(002013,SZ)作為中航工業機電公司的整體上市平臺而獲得注資,ST昌河(600372,SH)作為中航工業航電公司的整體上市平臺而獲得注資,那么洪都航空作為防務性資產的“獨苗”,在公司高管及年報“含蓄”表示出有可能的情況下,投資者有什么理由不看好注資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近一年多來,多家券商在研報中都提及洪都航空獲得防務性資產注入的可能,并因此給予更高的估值。
參與互動(0) | 【編輯:賈亦夫】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