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中國資本市場直接融資之路
“未來,我肯定愿意看到黑石集團能夠在中國的交易所掛牌上市。”掌管全球最大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黑石集團的創始人兼CEO蘇世民不久前在上海如是說。經過20年風雨歷程的中國滬深交易所,已經成為2010年全球最大規模的IPO市場。
回眸中國資本市場滄桑巨變,不僅僅是總計3.5萬億元的股票融資和2.4萬億元的債券融資,人們從中國資本市場直接融資之道中更多感受到的,是它驚人的生命力和無限活力。
在經濟發展“大風大浪”中漸成“深水良港”
2010年7月15日的上海證券交易所,中國農業銀行這只融資人民幣近600億元的“超級航母”平穩駛入中國資本市場這個“深水良港”;10月下旬的上海,在全球最大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黑石集團首次于美國本土以外召開的年會上,蘇世民面對國際板的“誘惑”,坦言他對中國資本市場的向往。
而吸引眾多目光的,是中國的滬深交易所已經在2010年超過美、歐、日等成熟資本市場,成為全球最大資金募集規模的IPO(首次公開發行)市場。回首中國資本市場20年發展往事,“中國式”直接融資之路,隨著中國經濟二十年間的風風雨雨,并非一帆風順。
在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歷史性開業后的一年內,中國資本市場第一只可轉換企業債券和首批股份制企業發行的B股相繼面世,但在那之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行政審批式發行制度主導的證券市場,一直無法將中國資本市場融資功能充分體現,而一批批國有企業為“脫困”而“被上市”,也基本意味著直接融資大門向中小民營企業的關閉。
中國資本市場一度陷入怪圈:一方面,在股權分置的局面下,國內企業和上市企業使盡渾身解數千方百計“圈錢”;另一方面,以中國移動、中國石油為代表的“最為賺錢”的一批大型國有企業卻紛紛轉向海外上市;不僅如此,在中國經濟取得快速增長的同時,市場卻曾經明顯“錯位”地跌入低谷。
隨著人們對資本市場融資功能在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作用的認識逐漸深刻,加上股權分置改革、新股發行體制改革、中小企業板與創業板建立等制度性變革,在中國良好的流動性環境下,最近五年,中國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功能取得巨大發展。
伴隨著大型國有商業銀行和大型國有企業陸續登陸回歸上交所、活躍在我們身邊的一大批中小企業掛牌深交所、已上市公司增發再融資的規范化,以及公司債、企業債、可轉債等債券融資模式的豐富,中國資本市場已經逐漸成為我國經濟發展“大風大浪”中的“深水良港”。
參與互動(0) | 【編輯:王文舉】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