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日前表示,中國股市經過20年的發展后,將進一步改革和發展,逐步提升國際影響力。與此相呼應的是,12月18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理事長耿亮透露,上交所目前已經初步完成了國際板的有關制度設計。
記者了解到,業內對中國股市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資本市場充滿了期待,他們認為,在未來5到10年里,中國資本市場的功能定位、運行機制、拓展空間將進一步明確,一個市場機制較為成熟,影響全球的A股市場將凸顯出來。
定位
變融資市場為投資市場
許多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股市要具有全球影響力,首先其基本功能需要重新定位。他們表示,世界上任何一個成熟的資本市場,其基本功能定位都市一個投資和融資并重的市場。所以,在資本市場20周年的今天,我們除了要充分肯定中國資本市場對中國經濟推動作用的同時,在未來的5到10年里還應考慮加快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步伐,進一步明確定位,變融資市場為投資和融資并重的市場。
中投公司副總經理汪建熙表示,在市場經濟還存在很多爭議的上世紀80年代中期,中國資本市場開始萌芽,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對確立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模式以及推動這個模式發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汪建熙認為,當時如果國企的問題不解決,中國的市場經濟道路可能會出現很大的困難,資本市場的發展的確為國企的改革和脫困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從資本市場發展來說,這不一定是一個正確的道路。
“中國資本市場發展首先應該解決的是一個市場定位問題,也就是指導思想問題。”北京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主任曹鳳岐表示,當時確實有一個口號,“發展證券市場,為國企改革服務”,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包裝上市,捆綁下海,能拿到錢就行,好多問題隨之而來。曹鳳岐認為,市場的定位首先就錯了,現在的市場是一個融資市場,不是投資市場,應對如何保護投資者做出更多的制度設計,變融資市場為投資市場。
中國證券業協會副會長林義相告訴記者,世界成熟資本市場由于定位為投資市場,在制度建構上保證了對投資者利益的保護,這也是中國股市的必由之路。
專家表示,有了對股市的“投資市場”定位,投資者利益保護的主題才能被凸顯出來。他們認為,不能用最計劃的辦法管最市場的東西,應加強股市制度建設,股市制度建設的重點是如何從制度設計上保護投資者的利益,應從管理層從法律和制度甚至心理的層面建立保護投資者利益的機制。曹鳳岐表示,“奧巴馬這次金融監管改革,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投資者保護,我們為什么不成立一個投資者保護委員會,看看怎么保護投資者,投資者損失了怎么賠?”
“上市公司在治理結構方面,在委托代理責任方面,還有著非常非常大的缺陷需要改進。”汪建熙談到。對于證券監管,汪建熙認為應該更加市場化,應提高效率,避免官僚主義的傾向。
專家一致認為,目前新股發行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等方面仍有待進一步完善,同時在制度設計時應考慮人性與利益的因素。
“確立了‘投資市場’的定位,中國資本市場未來投資產品將會進入一個新的境界。”林義相表示,未來資本市場應在風險可控、可測、可承受的前提下,大力推動市場創新,豐富投資產品和交易方式,不斷推出適應市場發展、滿足投資者不同需求的金融衍生產品、結構性產品、固定收益產品和資產證券化產品,從而調動市場積極性,提高市場流動性,增強市場活力,促進機構投資者和證券行業的健康發展。
運行
由政策導向轉向市場導向
專家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一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資本市場必然是市場機制主導下的市場,而國內股市直至目前來看,一直都被業內人士和投資者稱為政策市。而未來中國的發展將是由政策主導轉向市場主導,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新股發行由審批制轉向注冊制。
中國股市萌生于改革開放初期,需要政策的百般呵護。正因為這樣,一方面政策出臺的密度較大,而由于政 策 原 因 使 股 市 震 蕩 成 為 可 能 。1992年5月21日,滬市突然全面放開股價,滬指當天從616點躥至1265點,隨后幾天又登頂1420點。眼看股市脫韁,監管層趕忙懸崖勒馬,并加快新股上市速度。到了11月,滬市創出393點新低。僅五個月,滬指就跌去千點。隨后近二十年的股市軌跡,總體上也是在政策的影響下跌宕起伏。
“政策就是行情,在當時,政策對于股市的作用可以說立竿見影。”原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經濟法室副主任王連洲說。北京邦和財富研究所所長韓志國談到,中國資本市場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行政的力量太強,市場的力量太弱,比如行政化發行等。
對于股市20周年后的發展,中國證監會研究中心負責人表示,改革和發展很重要的一環是要進一步簡化各種行政審批的程序,推動以政府為主導的創新機制向以市場為主導的創新機制轉變。市場各方注意到,中國證券市場取向的改革在今年已有明顯的進展,特別表現在新股發行制度和基金發行制度的改革方面。
今年下半年,中國證監會發布《關于深化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啟動新股發行體制第二階段改革。《指導意見》在完善詢價過程和配售約束機制、完善回撥和中止發行機制方面做出了進一步的規定。專家和學者表示,此次改革沿市場化方向繼續推進,其核心精神和內容聚焦于要進一步指引新股定價趨于合理。
但專家和學者也指出,完善新股發行制度,抑制IPO價格虛高,一方面要進一步明確責任主體,約束發行人及主承銷商行為;另一方面,要用供求關系抑制IPO價格,增加市場供給,打破上市資源壟斷。
同時,證券基金的發行制度也在醞釀重大改革。記者從有關方面了解到,備受關注的證券投資基金改革正在醞釀破題。中國證監會等有關部門正在調研討論基金制度改革方案,將逐步在三方面取得突破,即發行制度轉向注冊制,組織形式引入公司制,建立基金經理人評價體系等。
中國證券業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正在破題的證券市場產品發行制度改革,將引導A股市場逐步從整體上實現市場化主導機制的完善和構建。”
空間
由區域性市場向國際性市場發展
“一個國際化的市場必須有‘走出去引進來’的機制,即讓世界范圍內的優秀公司到國內市場上市,也具有國內資本投資國際市場的暢通管道,中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化也需要構建進出暢通的機制和管道。”上海證券交易所理事長耿亮表示。
在中國股市迎來20周年之際,上海證券研究所發布雄心勃勃的發展規劃。這是上海證券交易所第一次公開發布戰略規劃,引發了世界各大資本市場的關注。
上海證券交易所的規劃稱,未來三年,上海交易所還將大力推進國際板市場建設。配合監管機構,促進紅籌公司加快回歸A股市場,探索境外企業在境內發行上市的制度安排。遵循循序漸進、穩步推進的原則,加大全球推介力度,吸引境外優質公司上市。推進高質量國際板市場建設,提升中國資本市場的競爭力。與此同時,推進市場參與者國際化。吸引全球主要的金融機構聚集上海證券市場。
據記者了解,上海證券交易所將鼓勵符合條件的會員公司實施“走出去”戰略,實現全球化發展。擴大Q FII規模和投資范圍,推動國際投資人直接或間接參與中國資本市場。在未來6年內,還將按照世界一流交易所的標準加快交易所基礎設施和管理制度建設,推進基礎設施和管理制度國際化。借鑒國際自律監管經驗,進一步完善自律監管機制。加強交易所的規則體系建設,形成符合發展需要和國際慣例的自律監管制度。努力優化外部法制生態環境,實現證券市場運作法律環境的國際化。
對于未來的發展目標,上海交易所規劃提出,到2020年,上交所將發展成為全球資本交易中心之一,成為全球的資產配置中心和風險管理中心,并具備全天候交易能力,是美、歐、亞太三大時區中亞太時區主要交易所。
與此同時,記者日前從有關方面了解到,證監會有關國際板上市的交易規則也已形成初稿,而國際板的整體制度和規則有四個層面的內容。另外,證監會和交易所正在對國際板的IPO、會計報表、信息披露等三大重要制度安排進行充分的醞釀。
監管層的權威人士向記者透露,有關方面正在研究制定國際板的相關規則,內容主要包括四個層面—————證監會層面負責發行規則,交易所層面負責上市規則和交易規則,還包括登記和結算規則。
業內預期,隨著A股國際板的推出,中國資本市場在全球的影響力將得到更多的體現,其在世界資本市場中的功能也將得到更充分的發揮。
記者 方家喜 北京報道
參與互動(0) | 【編輯:賈亦夫】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