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近半年多的磋商、談判,被稱為兩岸經貿“常態化、正常化、制度化第一步”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于6月20日正式簽署。這一協議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不少外國媒體紛紛發表文章,認為這將有利于臺灣經濟的發展。然而在日本、韓國等中國的鄰國,卻出現了一些擔憂的聲音。
日韓媒體反應過度
ECFA簽署后,中國大陸對臺灣調降關稅的商品包括機械、石化、汽車零組件等,這將不可避免地會在一定程度上給日本、韓國等國的出口企業帶來沖擊。
日本《朝日新聞》認為,ECFA的簽署,令臺灣對大陸的貿易得到優先權,有可能會奪走日韓等國家的企業在中國大陸市場的份額。為了爭奪中國大陸市場,韓國也在積極地準備跟進中韓自由貿易協定。然而日本卻沒有動作,似乎“出手晚了一些”。
日本共同社甚至將ECFA的影響上升到整個東亞地區的安全上來,稱“兩岸通過簽署了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不僅走向經濟一體化,而且可能影響東亞安全保障局勢”。
韓國媒體也格外關注ECFA的簽署。韓國聯合通訊社報道說,韓國企業在中國市場占有的優勢地位可能會因此受到影響。根據該協議,臺灣向大陸出口時可享受零關稅優惠的產品達500多種。屆時,在半導體、LCD、石化產品等領域,與臺灣存在激烈競爭的韓國企業在中國大陸市場上難免將失去一定的競爭優勢。
韓國《中央日報》也報道說,隨著ECFA的簽署,韓國企業變得繁忙起來,因為韓國與臺灣競爭巨大的中國大陸市場的行業不在少數,這些行業會遭受巨大打擊。
業內人士樂觀看待
實際上,與日本媒體的過度擔憂相比,多數日本企業對ECFA的簽署還是持樂觀態度的。一家蘑菇生產企業的臺灣分公司副總經理認為,協議不會對該公司產生不利影響。因為他們的一部分商品是通過臺灣企業出口到大陸市場的,協議的簽署反而會增加對大陸市場的出口量。
日立公司則認為,臺灣企業的價格競爭優勢對大陸地區的日資企業不會構成威脅。因為大部分進駐大陸地區的日資企業都與地方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臺灣企業即使走進大陸市場也無法在短時間內體現其優勢。ECFA的簽署甚至有利于日立公司與臺灣企業的合作。
相比之下,一些韓國企業就不那么樂觀了,他們擔心“被臺灣搶走市場”。為北京現代汽車供貨的韓國汽車零件公司的李社長說:“如果臺灣企業免除了5%~10%的關稅,我們就無法與其競爭了。”
在山東青島經營醫療器械公司的韓國人鄭曉權說:“因為臺灣零件產業的技術水平同韓國很接近,所有在天津、東莞、蘇州等地的做電子、機械零件加工的韓國企業都擔心被臺灣搶走在中國大陸的市場。”
進入中國大陸市場已8年的中小企業主高英花說:“臺灣產的半導體芯片現在也是免關稅,所以對我們沒有什么影響,但安裝了臺灣產LCD的手機、筆記本、顯示器等卻在中國大陸市場中對韓國企業產生了直接影響。”
趨勢評論:亞太新一輪經濟整合即將開始
為了增強競爭優勢,日本和韓國企業都在積極制定應對策略。日本媒體認為,日本企業要想擺脫不利境地,就必須改變中國市場戰略。《朝日新聞》引述經濟研究員伊藤信悟的分析說,途徑之一就是要加強與臺灣企業合作開拓大陸市場。
韓國《中央日報》指出,最好的對策是盡快簽署韓中自由貿易協定,將負面影響減少至最小程度。而韓國企業加強與臺灣企業的合作也是方法之一。
有評論認為,日本、韓國等國將加速與中國大陸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以應對ECFA的挑戰。亞太地區新一輪經濟整合已不可避免。(王洋 張玲 衛晨)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