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于臺灣彰化的一個貧窮家庭,憑著自己的努力,從培訓工作到軟盤發(fā)明,再到在廈門投資設(shè)廠,成為千萬富翁;他虛心請益,即使有這么多資產(chǎn),也不忘努力奮斗。最感人的是,他想把這些故事拍下來,讓孩子們好好了解父親的奮斗史,憶苦思甜。
他就是56歲的臺商劉文熒,其奮斗精神也感動了大導演。8月30日,在北京的新聞發(fā)布會上,劉文熒宣布將請央視《奮斗》欄目的編導張鑫澤,拍攝以他個人真實故事改編而成的數(shù)字電影《發(fā)明家在商途》,空軍政治部話劇團的張大禮將飾演中年時期的劉文熒。近日,剛剛從福州參加完中醫(yī)藥研討會的劉文熒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
影片記錄生活 讓孩子了解父親
記錄生活,有的人用筆,有的人用心,而用影片的方式呈現(xiàn),劉文熒這一想法由來已久。對于投拍電影的初衷,劉文熒說,其實最早的時候只是想把故事留下來,拍給自己的孩子們看。因為工作的原因,劉文熒常年都沒辦法陪伴在孩子身邊,“想讓孩子們對他們的父親多一些了解吧”!拔沂且粋從窮山里走出來的很不起眼的孩子,你們可能只看到我現(xiàn)在光鮮亮麗的生活,卻不知道我走過的那些辛苦。”劉文熒想通過這個影片,讓孩子們知道父親的奮斗經(jīng)歷。而負責影片的導演張鑫澤則從中得到更多的啟發(fā),他計劃將來把這部電影帶到學校里展映,這樣能讓更多的小孩子懂得奮斗的過程和意義。
張鑫澤表示,本片將于10月底開拍,屆時將在全國影院上映,除了在央視六套播出以外,還計劃在臺灣的電視臺播出。
故事感動導演 兩人一拍即合
劉文熒結(jié)識張鑫澤始于去年“6·18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在這個交易會上,劉推出自己潛心鉆研兩年半的“有氧水”。為了發(fā)明 “有氧水”,從2007年開始,劉文熒停止一切商業(yè)活動,終于研究出高溶氧技術(shù),并且創(chuàng)造了適合這種“有氧水”的飲料瓶和一整條自動化的生產(chǎn)線。當時,正在為“有氧水”尋找代理商的劉文熒遇到了張鑫澤。
在知曉了劉文熒的發(fā)明故事后,張鑫澤感到,這是一個很好的電影題材,深入交談以后,他和劉文熒一拍即合!八墓适拢瑢Υ蠖鄶(shù)人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啟迪,現(xiàn)在很多人只有理想?yún)s看不到現(xiàn)實,而他是既有理想又能立足現(xiàn)實的人!睆場螡烧f,劉文熒最感動他的,是一股奮發(fā)向上的勁!拔覇査f,你年紀這么大,也這么有錢,為何還每天這么努力?他回答說,我知道自己可以努力的日子不多了,所以才要更努力!
在確定投拍電影以后,張鑫澤找了三位編劇來幫劉文熒寫劇本,在此期間,他對劉文熒的了解也更加深入了。
經(jīng)歷坎坷 從小立志當發(fā)明家
有想法容易,要真正付諸實踐還會遇到許多困難。“我的故事就是非常豐富的電影素材。”劉文熒說。從小勤奮好學的他,因為家里貧窮,經(jīng)常要在讀書之余賺錢貼補家用。十歲出頭,劉文熒就要幫家里賣竹筍,常常凌晨2點多就起來挖竹筍,挖完后送到市場上賣,賣完竹筍后再趕去上學。劉文熒記得很清楚,有一次他騎自行車載了220斤的竹筍要去賣,結(jié)果在路上摔倒,竹筍掉了一地,他摸黑把這些竹筍一個個撿起來,而當時,他還只是一個小學生。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從小對機械有特殊愛好的劉文熒還立志成為一位發(fā)明家。當兵的時候,經(jīng)常要早起,為了不影響舍友,劉文熒發(fā)明了一款只能叫醒自己的鬧鐘,在皮帶上綁一個表,時間一到皮帶就自動收縮勒緊,這是他的第一個發(fā)明。此后,這些具有創(chuàng)意的小點子便不斷涌現(xiàn)出來:塑料管道要怎么才能彎曲,當然是裝一個彈簧;鉛管要怎么跟銅管焊接,只要用一點清潔劑就可以!這些生活化的創(chuàng)意點子,讓他發(fā)明不少產(chǎn)品,其中還有不少像墨盒這種大家經(jīng)常使用的東西。(導報記者 林江琳 見習記者 楊思萍)
參與互動(0) | 【編輯:李娜】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