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臺胞迎端午話融合:事業發展是川臺交流融合的見證
中新網成都6月2日電 (記者 王鵬)“我會利用四川的深厚資源和政策優勢,把臺灣好的地方創生模式進行在地轉化,讓更多島內青年看到疫情下大陸新的發展機遇。”端午節前夕,四川舉行在川臺胞端午座談聯誼活動,身在臺北的臺灣青年李偉國在視頻連線中表示,自己的目標是推動更多臺灣青年來川發展,“要讓他們覺得即便需經歷疫情隔離期,也會義無反顧來四川。”
當天,9位榮獲省市不同社會榮譽的在川臺胞代表齊聚成都,一起迎端午話融合。受疫情影響,其中兩位臺胞以視頻連線方式分別在臺北和四川達州參加活動。
“獲頒榮譽是四川落實落細惠臺政策的印證,也是推動我事業繼續向前的很強動力。”在四川運營著兩個臺青創業園的郭弘揚,是“川臺70條”發布實施后,首位獲得省級社會榮譽(2019年“四川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的臺胞。
談及自己扎根四川6年的獲得感,他充滿底氣。“從政策受益者,到成為發掘帶領更多臺灣青年來大陸的推手,我一直以同胞攜手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郭弘揚說,6年來他從一個人單打獨斗,到找到“娘家”享受惠臺政策事業順風順水,再到透過服務創新創業臺灣青年,并利用社交媒體向島內青年傳遞大陸發展成果、吸引臺灣青年“登陸”,自己每一步都“走對了”。
聯誼活動上,臺灣青年宓欣怡的分享從一個精美的“油為出粽”端午禮盒開始。“油源自臺商林春福父子在大涼山的橄欖油,粽子是四川火鍋味。我們希望端午禮盒傳遞臺灣文創團隊設計理念,活用在地資源,幫助更多企業拓展市場。”
作為四川首批“川臺文旅交流合作帶頭人”,宓欣怡直言自己的事業發展是川臺交流融合的見證。從最初專做臺灣甜品,到現在成立文創公司組建兩岸文創團隊,致力于用文創產品講好四川故事,“我們不需要硬生生告訴別人四川有多好,成都有多棒,我們的產品就可以傳遞這樣的聲音和價值,參與我們文創設計的臺灣青年也因此愛上四川、扎根四川。”
宓欣怡透露,川臺農業合作是她目前和未來會持續關注的重點,“我們已經在策劃用新媒體手段講述四川鄉村振興故事,也會更專注發揮文創特長,做好農產品包裝設計,幫助企業不僅拓展銷路、傳遞品牌理念,更要多元展示川臺農業合作成果。”
談及臺胞在四川的發展,以及川臺交流融合成果,四川省臺辦主任羅治平說,四川過去的發展成績離不開在川臺胞的參與和融入,“聽大家的分享,為你們的獲得感高興,被你們的責任感所感動。”他希望大家把握發展新機遇,整合川臺優勢資源,身體力行推動川臺交流合作和兩岸融合發展,實現合作共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