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19日電 云門舞集從臺灣揚名國際,為何它會有如此效果?英國廣播公司中文網近日《淡水河畔談云門》一文刊出對云門創辦人林懷民專訪,林懷民講出云門舞背后的故事:年輕時候你沒有機會,經濟困難,擔心餓死;等到你開始有很多跑碼頭的機會(意指成名了、邀約多了),你就很可能累死。但是,不管是餓死還是累死,我想,最重要的是,我們在做自己愛做的事情。
以下是該文:
從臺灣揚名國際的云門舞集,今年七月到北京演出之后,有大陸的讀者想多認識云門,希望我多介紹云門,前些天,我到了云門創辦人林懷民的家,和他再聊云門。
那是臺北縣的八里鄉,淡水河從他家窗外流過。這條臺灣北部的大河,從這里再往前流到淡水鎮,就泱泱進入大海了。一百多年前,大商船可以從這條河直駛到臺北的大稻埕,造就了臺北的繁華,后來河道淤積,時代變幻,這些年在河邊奔馳的,也由小火車變成捷運淡水線列車了。
一直沒變的,則是出了名的“淡水夕照”,在出海口附近看夕陽,是臺灣許多人生活中共有的美景。
日落日升。云門,也是臺灣許多人生活中共有的美感經驗,以及,文化驕傲。
林懷民26歲那年,創了云門舞集,至今34年。算一算紀錄,這個舞團已經在臺灣和歐美亞澳各洲的兩百多個舞臺上,演出超過1500場!享譽甚多,包括倫敦泰晤士報曾贊其為“亞洲第一當代舞團”。
今年七月到北京演出之前,六月云門正是在倫敦演出,這是舞團第四度應邀前去,而明、后年也被“訂下”非飛去倫敦不可,兩個不同的大劇院,分別邀演“水月”和“風.影”。有舞評家說,云門舞集已形同當地每年必有的風景。
這個“風景”的創造地點,就在八里鄉的一處山腰上,附近有農戶、有菜園,一處以鐵皮搭建的“大廠房”,矗立著專業的練舞規格,就是云門舞集的“練功房”,林懷民和舞者們的排練場。
在北京演出之后,夏秋之際,云門飛到了加拿大、美國、巴西等做美洲巡演,回到臺灣后,就準備著在臺一年一度的大公演,今年底是重演“九歌”。
這期間,北京舞蹈教育界的人士,也曾來到這八里的排練場,看云門排“九歌”。北京來的訪客們,坐在二樓“觀舞臺”上,紛紛振筆疾書,彷佛想捕捉到林懷民的某些精髓。
對著來采訪的香港媒體,中國戲劇研究院主任歐建平說,云門“簡直是一個現代的殿堂”,他尤其佩服林懷民的開拓性和膽識。
北京舞蹈學院主任劉青弋說,云門到大陸演出,“對大陸觀眾來說,也是一種教育”。她還看出了,“臺灣經過暴烈嘈雜之后,走向一種安靜,而林懷民走在前面”。
林懷民作品的“安靜”,似乎和他住在淡水河畔,隱隱有關。他在1991年左右搬來此處,他很坦白說,因為這里的房子比較便宜,也因為住在八里,所以在臨近山坡找到空地,租了下來,搭起排練場。
這么些年來,雖然他不常在家,即使在家也未必有空“觀河”,但屋外流經的那條淡水河,“它永遠在流動,又不驚醒你”,而它的呼吸、它的潮汐,“給我一種熏陶、一種安定的感覺,所以我的作品就越來越安靜、越純粹”。
他也笑著自嘲說,“當然,和我年紀越來越大也有關系!彼f,有人問他,你年輕時的編舞常常讓我們看得眼花,但為什么現在舞者的動作比較慢、比較沉穩?他則回答,“因為我年紀大了,慢的動作我看起來比較舒服,慢的動作也比較能展現身體豐富的細節!
不論或快或慢,云門其實是臺灣不老的流行,也是臺灣在國際間最響亮的“文化品牌”。不過,藝術終究是不易為的行業,這一路走來的艱辛與輝煌,堅持下去的動力是什么?林懷民說:“因為這是我們愛做的事情!
當年創團,他說,剛開始是想讓臺灣有一個職業舞團,因為臺灣沒有這樣的團體,而“臺灣很多人愛跳舞,更多人愛看舞”,于是一群人努力去做,原只想有個小舞團,如今則在世界各大城演出,在臺灣的大小城鎮演出,當舞團忙于國際巡演時,9年前也開始發展出“云門二團”,到校園和小區演出。
不斷推陳出新,幕前幕后努力再努力,是云門一直在做的事。看待自己這行業和生活,林懷民是這么說的:“年輕的時候你沒有機會,經濟困難,擔心餓死﹔等到你開始有很多跑碼頭的機會(意指成名了、邀約多了),你就很可能累死。但是,不管是餓死還是累死,我想,最重要的是,我們在做自己愛做的事情!
于是,他也給有志于藝術這一行的年輕人,這么一段話:對自己想做的事就開始去做,喜歡跳舞就去跳跳看,喜歡音樂就去做做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這件事,喜歡讀書的就趕快去讀,當你開始閱讀、開始關心某件事情,接下來,有些門、有些世界,就自然打開了!
“Just do it!不要只是坐在那里想!边@位曾為許多人、為臺灣打開不少“門”的藝術家,如是說。(楊孟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