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館之初,這里主要作為陳列孫中山先生革命史跡之所,如今則是島內知名的社教文化中心
行走臺北,“國父紀念館”不可不到。“國父紀念館”之于臺北,是一處重要的地標,也是許多臺北人心靈的家園。
“國父紀念館”有“臺灣第一座中國現代建筑”之譽。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00周年,1965年11月12日奠基興建,1972年5月16日舉行落成典禮。“國父紀念館”的設計師王大閎,是國民政府第一任外交部長王寵惠之子。王大閎在北京、蘇州度過童年,在歐美接受教育。1936年,王大閎考入英國劍橋大學機械系,后轉入建筑系,1941年,他又考入美國哈佛大學建筑研究所,貝聿銘是他的同學。王大閎先后在上海、臺北開設建筑師事務所。當年蔣介石當局籌建“國父紀念館”,王大閎贏得了設計權,談到設計理念時,他表示這將是一座“表現國父偉大性格及革命創(chuàng)造精神的新中國式建筑”。當時,臺灣島內“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初起,傳統(tǒng)的中國宮殿式建筑受到重視,但是王大閎設計的“國父紀念館”的屋頂卻迥異于此,不像中國宮殿,倒像唐宋時代的烏紗帽。這引起了蔣介石的不滿,蔣要求王大閎將之改成清代典型的“歇山式”屋頂。王大閎據理力爭,他認為中山先生是一個革命者,為人樸素剛毅,中山先生的紀念建筑不能像皇宮般華麗俗氣,而且中山先生領導辛亥革命,推翻滿清王朝,更不宜用清代的建筑式樣來紀念他。王大閎的說法打動了蔣,經過多次折中,現在人們看到的“國父紀念館”,屋頂乍看像“歇山式”,屋檐尾端向上飛起,尤其是正門入口處翹起的非常夸張的巨頂,完全打破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穩(wěn)定感。
“國父紀念館”高30.4米,四邊各為100米長,巍峨宏偉,莊嚴大氣。開館之初,“國父紀念館”主要作為陳列中山先生的革命史跡之用,并有部分展演活動。現在,“國父紀念館”則是島內知名的社教文化中心,有大會堂、孫逸仙博士圖書館、中山畫廊,還有展覽室、勵學室、演講室及聯合服務中心。大會堂可容納觀眾3000人,很多全島性的音樂、舞蹈、戲劇等活動都在這里舉行,以前一年一度的金馬影展也擇此為頒獎典禮的場地。藏書30萬冊的孫逸仙博士圖書館,為一專業(yè)性的圖書館,以收藏孫中山先生的相關研究、著述叢書為主。中山畫廊固定舉辦各式美術展覽。而每周六、日的文化講座,則根據時事民情,邀請各方專家學者演講。“國父紀念館”位處臺北市光復南路、仁愛路、逸仙路、忠孝東路環(huán)繞地帶,紀念館四周有供市民活動的草坪綠地和雅致庭園,稱為中山公園。“國父紀念館”及中山公園成為臺北市民休閑游憩的好去處。
這幾年來,雖然也有“國父是外國人”的聒噪,但絕大多數臺灣民眾對中山先生一直保有景仰之心。而歷史上,中山先生心里也一直牽記臺灣同胞。1897年,中山先生派陳少白到臺灣,組織成立“興中會臺灣分會”。1900年,中山先生親臨臺灣,在臺北設革命指揮所,隔海指揮廣東惠州起義。1913年和1918年,中山先生因革命活動又兩次赴臺。1925年3月12日,中山先生于北京病逝,雖然日本殖民者百般壓制,但是臺灣民眾還是通過各種方式舉行悼念活動。在北京,一群就讀北京大學的臺籍愛國學生以北大臺灣同學名義,致送了一副挽聯,上聯是:三百萬臺灣剛醒同胞,微先生何人領導;下聯是:四十年祖國未竟事業(yè),舍我輩其誰分擔。詞意悲切激揚,豪情干云萬丈,表達了臺胞對中山先生的愛戴,也說明了臺灣與大陸榮辱與共,休戚相關。
每年孫中山誕辰紀念日前后,“國父紀念館”都要舉辦各種活動供臺灣民眾追思憑吊。今年也是如此,比如“童謠滾滾嘉年華”,比如“建筑之美——王大閎與國父紀念館”展覽,比如“全球征聯活動”,再有就是推出《孫中山與翠亨村》、《孫中山與廣東》、《孫中山與上海》特展等。此外,還有一個重要活動,那就是一年一度的“海峽兩岸孫中山思想之研究與實踐學術研討會”,這個研討會自1999年首辦以來,每年舉辦一次,除2003年因非典緣故停辦外,至今已連續(xù)舉辦8屆。每次研討會都有不同的主題,比如“孫中山的和平思想”、“孫中山思想的實踐”。從這個意義上說,“國父紀念館”又已然成為兩岸交流的橋梁。(記者 吳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