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25日電 08大選國民黨的“馬蕭配”已定,在造勢上可謂已拔得頭籌,根據臺灣各媒體的民調,馬英九的支持度足足領先謝長廷二成到二成五之間,這不能說不是一個好的開始。香港《明報》25日刊出南方朔文章指出,其一,“馬蕭配”任重道遠,但在現實條件上目前也的確是臺灣“二度政黨輪替”的最佳時機;其二,謝長廷若想超過基本盤,其難度之高已不難想象。
如下是該文內容摘要:
“馬蕭配”暫時領先,如果因此即躊躇滿志而掉以輕心,那就是在給對手一路追趕的機會。如何透過自我呈現與動員維持領先,遂成了“馬蕭配”終極制勝的關鍵。而除了必須“大選”制勝外,由于馬英九已宣示多數黨“組閣”,“馬蕭配”這一組人選,還必須負起成為“立院”多數黨的責任,否則贏得“大選”輸掉“立院”,所謂的“藍綠共治”在目前臺灣這種政治生態下只會“治絲益棼”,讓臺灣的局面更加渾沌糾纏。國民黨若企圖“二度政黨輪替”,它已必須在“大選”和“立委”改選上雙贏,其挑戰之嚴峻已可想而知。
不過,盡管“馬蕭配”任重道遠,但在現實條件上,目前也的確是臺灣“二度政黨輪替”的最佳時機:
其一,民進黨執政8年,由于經濟停滯、官僚腐化,社會在對立中日益解體,整個臺灣的價值與是非標準也趨于錯亂,這些因素相互激蕩與增強,臺灣多數人已漸感不耐。人民的求新求變,乃是“馬蕭配”的最大資產。蕭萬長還是8年前的蕭萬長,而8年后的蕭萬長一出現,卻儼然成了英雄人物,這不是蕭萬長變了,而是時代的氣氛變了。由此也顯示出,政治的“勢”,已開始往“馬蕭配”這邊轉移。
其二,近年來民進黨意識形態掛帥,并在意識形態掩護下合理化它的貪腐失職,甚至對其內部展開反淘汰式的清算惡斗,這種情況已被許多政治圈內人稱為“民進黨的三寶化”。民進黨的這種反淘汰,其實已大幅自我削弱了它的正當性,尤其是“奸巧”一詞的出現,更簡直成了民進黨的最寫實標簽。在這樣的氣氛下,民進黨政治人物過去所依賴的機辯之巧,恐已將無可繼續發揮的余地。由“馬蕭配”的成局,而馬蕭又都是口才欠佳,但誠信卻有目共睹,就讓人想到《新約哥林多前書》里所說的,當人們都太聰明機巧,這時候“愚拙”反而更值得信賴,“我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
其三,根據最近美國《國會季刊》上,前任國務卿鮑威爾幕僚長韋克森的爆料,以及內幕刊物《尼爾森報道》的透露,我們已可看出陳水扁過去那些切香腸式的“防御性公投”或“廢統”等手段,其實都有著美國極右翼好戰勢力在擔當“守護天使”,但隨著近年來美國保守勢力的衰退,美中關系的改變,美國在國際社會上的招致反感,它的這種“獨派”“守護天使”的角色已逐漸成為過去。這也意謂著企圖藉著操弄挑釁牌做為選舉資產的邊際效果也將大打折扣。
也正因此,面對這樣的情勢逆轉,民進黨提名的謝長廷,其考驗之嚴峻程度更甚于“馬蕭配”。只是在現狀之下,他若想超過這個基本盤,其難度之高已不難想象:
其一,民進黨經過這次地區領導人及“立委”提名初選,由于相砍得刀刀見骨,其內部裂痕及外部形象已嚴重受創,如何重造團結遂變得格外重要。這也是民進黨內“謝蘇配”之聲轉大的原因。
其二,乃是謝長廷雖為候選人,但對選情真正在操盤的仍是陳水扁。在這樣的搭配下,其實已壓縮掉了謝長廷改走“務實中間路線”的可能。這也就是說,當謝長廷持續依附于陳水扁的陰影下,謝即無法與弊案、政治的激進冒險主義等劃清界線。謝長廷的選舉,內憂乃是大的難題。
其三,乃是“馬蕭配”成軍后,在基本的意識形態問題藍綠差距已開始縮小,對具體問題做具體討論,已勢必成為“大選”及“立委”選舉的主軸。這時候,所謂“謝系人馬”的不足即告出現。當今謝系人馬斗志有余而智性不足,除了呼呼口號外,并無一般專業問題之見解。如果謝長廷不能在此問題上改變,即難勾畫出方針藍圖。而除此之外,謝長廷口才便捷,每多機辯之巧,因而每遇尷尬問題,他總是能夠輕松閃過。但這樣的特質,在面對“大選”這種必須要有堂堂正正態度,以及清清楚楚認知的高層政治事務時,機辯之巧反而可能成為負分之源。。
因此,2008年“大選”無論如何配,對謝長廷而言都將是一場化不可能為可能的苦戰,馬蕭都各有許多正面的人格特質,謝必須也呈現出自己的正面,始可能抓住在臺灣比例并不大但卻很關鍵的中間選民。在這個人心急變的時刻,他必須走向中道,勸說黨內的過激人士有所節制。在“馬蕭配”定案后,人們等著看“謝x配”是否能為他也創造出第一個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