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措施很具體
選舉前,馬蕭組合最吸引選民的政見之一,就是“拼經濟”。3月28日,英國《金融時報》網站這樣評述選舉后臺灣島內的情景:當股市周一開盤時,投資者仍在歡慶,股市當日上漲4%。在這種歡欣背后,人們相信,國民黨重新掌權可能成為歷史性的一刻——它將幫助臺灣走上與中國大陸經濟更緊密融合的道路。
在馬英九的構想中,兩岸談判包括經濟議題、和平協議和“國際空間”三部分。而被列為優先議題的經濟開放,措施已經非常具體。
3月29日,在臺中市磐石會會長交接典禮上,馬英九表示,就任后將兌現“直航”政見,先由開放兩岸包機直航做起,方便臺商往返。同時島內7個機場,只要準備好就會開放。
另一項措施就是開放大陸人士來臺觀光。馬英九預估,此舉每年可為臺灣創造約600億元新臺幣商機以及4萬個工作機會。他在臺中高聲問臺灣民眾:“準備好了沒?”臺下則大聲回應:“準備好了。”此外,馬英九還表示開放臺灣銀行到大陸業務,“現在時機可能晚一點了,不過也許還可以掙到一點湯喝。”
“馬更正”要撥亂反正
在臺灣,馬英九有一個盡人皆知的綽號:馬更正。其中的一個段子是,一位電視評論員在節目中批評馬英九、謝長廷、陳水扁三人,結果引來馬英九來函“更正”。而《誰識馬英九》一書作者馬西屏則回憶,為增加馬英九的本土味,幕僚曾經寫他和家人吃清粥菜浦蛋的文章,但馬本人早餐向來只吃牛奶吐司,因此他要求立刻更正。
如今,臺灣當局推行的所謂“正名”運動,已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臺灣民眾歷史認知上的錯亂。前任亂“正名”,“馬更正”或又可一展身手。
在4月1日上午的瓢潑大雨中,被改為“臺灣民主紀念館”的“中正紀念堂”露出了蔣介石的銅像。此舉可以看出,馬英九顯然不支持“中正紀念堂”更名。“‘中正紀念堂’違法改名太粗暴,當然是無效。”馬英九強調,紀念堂本身有其設置與管理條例,名稱是當時就定了的,民進黨不顧一切改名本身屬于“非法”。在馬英九看來,同樣“非法”的還包括“中華郵政”,“不能亂改”,改名叫“臺灣郵政”就是“違法”。
馬英九還對民進黨當局極力推動的將中國史列入“外國史”表示反對,“搞得好像自己是外國人,大可不必”。馬還表示“國語”不必改成“華語”,因為在臺灣叫“國語”,海外叫“華語”,“反而能透過這些名稱,知道使用地點在哪里”。此外,因民進黨當局阻撓而停滯3年的熊貓來臺計劃,馬英九在當選次日的記者會上也表示毫無障礙。
一系列的放話,讓臺灣媒體不得不感嘆,“馬更正”果然名不虛傳。最新的消息是,一年前更名的“臺灣郵政公司”將發出“更正”第一炮:“中華郵政”工會擬在6月召開的公司董事會中提案將公司更名回“中華郵政”公司。
面對美日態度不同
“如果我是華盛頓,我覺得應該讓我去。”從選舉結束當晚至今,馬英九計劃在就職前出去走走的愿望看上去異常強烈。3月28日,他再次表示希望到華盛頓訪問,稱訪美是一個歷史契機,美國可以透過臺灣政治情況的改變,在未來同時和臺北、北京維持友好關系。
只是,這趟所謂“修補關系之旅”實現起來似乎難度不小。4月2日,臺灣《聯合晚報》稱,外傳美方已經回復馬營,婉拒邀請馬英九訪美。
馬英九的當選,也引來日本媒體的趨之若鶩。對于日本,馬英九一邊澄清批評他“反日”是最大誤會,同時表示“不能接受釣魚島是日本領土”。3月23日,日本《朝日新聞》《讀賣新聞》等媒體引述馬的話指出,美日安保同盟對亞洲和平安定非常重要。臺海和平安定對日本有好處,他是和平創造者而非問題制造者。
有意思的是,在教科書的調整上,馬英九在3月28日專門提到了和日本有關的詞語。他說,自己不贊成將“光復”改成“終戰”,因為“光復”一詞有歷史意義,而“終戰”是日本人的用法。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