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馬英九如何駕馭“三駕馬車”
——專訪鳳凰衛視時事評論員阮次山
“國民黨大老江丙坤把控下的海基會與‘獨派’賴幸媛主導下的‘陸委會’難免產生沖突,最后得由馬英九來控制協調”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張立發自香港 兩岸談判的 “三駕馬車”如何運轉?彼此之間又如何合作分工?美國又會不會從中阻撓?日前,《國際先驅導報》記者就這些話題專訪了鳳凰衛視時事評論員阮次山。
國共平臺只是第二管道
《國際先驅導報》:未來兩岸互動呈現海協與海基會、國共平臺、政治談判等“三駕馬車”之態,其各自承擔著怎樣的使命?
阮次山:兩岸未來首先是海協、海基會之間的溝通,如果雙方溝通融洽,海協、海基會被授權處理事務性問題的級別將往上升。但要直接上升到兩岸政治談判,可能還要一個漫長的歲月。大陸不可能放掉“一個中國”的主張,如果在這一問題上協商順利的話,兩岸下一步在統一問題上就會有所作為了。在預見的將來,最好的結果就是海協、海基會協商的恢復。國共平臺只是第二管道。
《國際先驅導報》:馬英九任命“獨”派色彩鮮明的前“臺聯黨”“立委”賴幸媛出任“陸委會主委”,你覺得背后暗藏著什么特別的意義?
阮次山:雖然馬英九說,“陸委會只是兩岸政策執行單位,決策在我和國安會”,但其實“陸委會”也是兩岸政策決策的一環。
在其競選期間,馬英九對泛藍這部分選民往往忽略,認為他們不管怎樣都會選他。馬英九過去一年的活動,如在臺南的長住,都是想去吸收綠營選民,最后馬英九贏了謝長廷212萬票,但還有500多萬選民沒有投票給他。可馬英九還是準備上任后討好這批選民,所以他任命賴幸媛為“陸委會主委”,是找一個泛綠色彩的人來“把關”對大陸的政策。
“海陸大戰”可能重演
《國際先驅導報》:隨著江丙坤、賴辛媛分別被任命為海基會董事長、“陸委會主委”,海基會與“陸委會”之間的關系備受矚目,未來是否將會上演“海陸大戰”?
阮次山:海基會是民間機構,是“陸委會”授權的談事務性問題的機構。過去在“兩蔣”、李登輝時代常發生“海陸大戰”,如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是輩份很高的國民黨大老,而“陸委會主委”則是較年輕的技術官僚,雙方經常有摩擦。現在將出現與過去一樣的情況,作為國民黨大老的江丙坤與“獨派”色彩的“小女人家”賴幸媛溝通將不免產生沖突,可能很快就回到過去那種“海陸大戰”狀況,最后還是由馬英九來控制。
《國際先驅導報》:馬英九公開表示,“陸委會”、海基會是“政府”正式單位,那他未來對國共平臺將持何態度?
阮次山:臺灣的“政府結構”與過去不一樣了。在過去“兩蔣時代”,國民黨說了算,在2000年國民黨下野后,原有的內部體系瓦解了。現在國民黨與過去不一樣之處是,不具有“黨領導島內政府”的地位。連戰訪問大陸,開辟國共平臺這一溝通管道,回到臺灣后,對馬英九不會有任何約束力。但國民黨主席如果能夠某種程度上影響國民黨“立委”的話,對馬英九就會產生制衡、約束力量。
當心美國從中離間
《國際先驅導報》:未來兩岸談判少不了美國因素,你覺得美國會不會對兩岸談判施加什么特別的影響?
阮次山:如果馬英九對美國“稱臣”,美國當然不會拒絕。馬英九常面對美國官方、媒體,用他們的語言去表達臺灣的意愿,在這方面,美國可能會聽得比較進去。但現在,美國已無力接下對臺灣的責任。
在經濟援助上,美國不可能像大陸那樣對臺灣,每年給臺灣數百億美元外匯存底的順差,所以美國會用臺灣為籌碼,來不斷與大陸交涉,在談判時吊大陸胃口,讓大陸作某種程度的讓步,如要求大陸不要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要與臺灣達成“一中各表”等等。大陸對此必須評估美國對臺灣影響的程度。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