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團團、圓圓今天(23日)下午乘坐專機抵達臺灣,漫漫三年赴臺之路,今日終能得以實現。
臺灣掀起“熊貓熱”,身負使命,架起兩岸和平團結之橋,如今在臺灣安家落戶的它們能否適應新的環境?在面前展開的新道路又如何平安順利地走下去?《新聞1+1》為您解析。
主持人(董倩):
歡迎收看《新聞1+1》。
對于熊貓團團、圓圓來說,當它們從1歲長到4歲的時候才踏上了通往臺灣的道路。那么對于臺灣民眾來講,他們等了這么多年終于等來了團團、圓圓,但是也聽到了一些不同的聲音,對于臺灣的這些人來說,他們能不能做到得饒熊貓處就且饒熊貓。
巖松,您怎么看待今天團團、圓圓到臺灣這件事?
白巖松(新聞觀察員):
其實在團團、圓圓去之前的時候,海峽兩岸有很多的人都是對它們抱有很高的期望值,但是當它們今天真的到了臺灣之后,我覺得我們可以變得更加心平氣和,因為海峽兩岸的確存在很多問題和挑戰,解決這些問題,熊貓做不到,還是要靠海峽兩岸的人去解決,但是畢竟熊貓的到來為人們解決這些問題增添了更多和緩并且放松的心情。
主持人:
我們先來看一看團團、圓圓今天的赴臺之路。
(播放短片)
字幕顯示:2005年5月3日 國臺辦宣布:將向臺灣同胞贈送一對大熊貓
2005年8月19日 初步遴選出符合年齡條件的23只大熊貓
2006年1月6日 經過半年的遴選,贈臺大熊貓最終確定
2006年1月28日 “團團”、“圓圓”正式成為贈臺大熊貓的乳名
2008年5月12日 汶川大地震毀壞了大熊貓的圈舍 團團、圓圓分別于5月12日和17日被工作人員救回
2008年8月14日 臺北木柵動物園獲得接受贈臺大熊貓的資格
2008年12月23日8:20 團團、圓圓離開四川雅安碧峰峽基地
2008年12月23日14:20 運載團團和圓圓的專機從成都雙流機場起飛
2008年12月23日17:03 專機順利抵達臺北桃園機場
主持人:
兩只熊貓今天享受的是超國賓待遇,我想恐怕對于直播歷史上來說,沒有對哪一個國賓出訪的時候能夠這么事無巨細地去報道它每一個細節。你覺得為什么這一次,就是團團、圓圓會在今天這樣一個時間成行?
白巖松:
在一個民族之內,然后這樣的一對熊貓遷徙,讓海峽兩岸如此地動規格,那就是因為波折太多,期待太久。你比如說在2006年1月6日,也就是當團團、圓圓剛剛選定的時候,那天我在做直播,其實當時做直播的時候,一方面很開心,看到這兩個特可愛的小寶寶,然后另一方面,心里其實又有一個很大的問號,它什么時候才能真的到達臺灣呢?說句心理話,僅僅隔了三年的時間它就去了。你看我用了“僅僅隔了”,說明比當時很多人的設想,包括我自己的設想要快。但是畢竟中間經歷了太多的波折,比如說當時明確的規定,按臺灣農委會,就不能來,然后它突然變成了政治問題,但是到了今年三月份,馬英九歡迎大熊貓,迅速地又加快了這樣的進程,所以我覺得這三年時間的付出還是值得的,而且好像比想像的要快一點。
主持人:
那我們怎么看今天這么一個時間能夠到達臺灣,因為有一種分析說,是因為身處在今天的當下國際經濟蕭條的情況下,熊貓可以刺激經濟。
白巖松:
我覺得不是,主要還是來自于兩岸經過了一種很良好的互動之后形成了一種非常適合團團、圓圓到達臺灣這樣一個氛圍。大家可以想象,如果要是在去年這樣一個時間里面,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在2005年的時候提出贈臺大熊貓的時候,也是兩岸出現了破冰,在“胡連會”之后,而在宋楚瑜來訪的時候,當時陳云林授權向臺贈送這兩只大熊貓,到2006年1月6日正式確立,大家還起這個名字“團團”、“圓圓”等等。
但是突然大家可以看到,這個中間是有變化的,到2006年3月31日的時候,臺灣農委會宣布,臺灣不適合引進大熊貓,一下子就把它做了一個中斷,大家就覺得遙遙無期。但是同樣是在3月份,也就是2008年3月23日,剛剛當選的馬英九宣布歡迎大熊貓,然后接下來你知道兩岸發生了一系列的互動,包括陳云林事隔這么多年之后終于有了“陳江會”,作為最高的官員進入到臺灣的土地上,而且在前不久也剛剛開完了國共兩黨的論壇。這種氛圍已經搭建得非常好了,暖風頻吹,即使是在經濟的寒流之下,大家依然可以看到兩岸之間的暖風頻吹。
所以在這樣一個時刻下又有了三通,可以直接去了,也讓團團、圓圓少了很多的舟車勞頓,所以我覺得天時地利人和,齊了。
主持人:
兩岸之間可能任何一件小事,多么微小的事情都會上升到一個政治的高度,那么團團、圓圓今天到了臺灣,是否也會被賦予一些政治上的意味?
白巖松:
我想很多的人都希望沒有,但是大家也知道,在海峽兩岸之間不容易做到這一點。你從最早的時候,在隔絕的時代,雙方能夠見到的東西是傳單,是口號,是互相描繪對象的那樣一種形象。再后來,一步一步是探親,進鄉情切,最初的時候是臺灣的很多老兵可以回大陸探親,當踏進這塊土地的時候,那種陌生感、距離感,然后大家對它的觀望。再后來的時候又變成了經濟上的往來,再后來,農產品等等,一直到現在的三通。
在這樣一種情況下的時候,慢慢其實所有的小事情都被包含著政治含義,這種氛圍正在淡化,越來越多的,你說現在跟臺商在吃飯或者有時候在交流的時候,可不像第一次見到臺商的時候那么敏感,現在經過這么長的時間脫敏的過程,我覺得大家的承受能力和賦予它某些政治意味的東西在減弱,承受能力在增強,但是不排除依然有人會把它政治化,比如民進黨有的立委就表態不歡迎熊貓,而且要發起抵制熊貓來臺的活動,而且讓自己的家里人不要去看,我一直在擔心,他家要有很小的孩子,恐怕很難說服得了。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