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九月二十一日電 臺北消息:在島內企業投資大陸限制下,臺灣企業紛紛赴海外上市,島內證券市場發展也面臨威脅,新任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陳樹積極推動大型公營事業上市,以擴大證券市場規模。臺灣《經濟日報》分析指出,兩岸政治障礙下,企業頻赴海外上市、銀行走不出去,臺灣的證券市場、銀行發展,似乎只能陷入空轉,兩岸障礙不除,再多的公營事業上市,恐怕也救不了臺灣的證券市場。
分析文章說,近年來,卡在大陸投資限制等障礙下,臺商回臺上市案端不出來,臺股“國際板”也幾乎已經胎死腹中,沒有辦法再無限期等待的臺商,只好競相出走,到香港、新加坡等海外上市。
這種“企業出走”現象,也讓島內證券市場面臨萎縮危機,證交所董事長陳樹上任后,已明顯感受到證交所的壓力,為設法突破困境,陳樹親自走訪當局的財經部會,爭取“中油”、臺電、臺銀、土銀及煙酒公司五大公營事業掛牌上市。陳樹的用心,很多人可以感受得到,但有效嗎?這五家公營事業又能替國內證券市場撐多久?
分析指出,同樣受限于兩岸政治緊咒箍的不止臺灣的證券市場發展,還有島內的銀行業。今年底前,大陸金融市場就要全面開放,最近幾年來,外商金融機構紛紛赴大陸搶灘,這些外商金融機構原本還一度想先經由臺灣這個跳板,轉進大陸,但幾年下來,有些外商連臺灣也不想再繞進來,干脆直接攻占大陸市場。反觀本土銀行在這關鍵的幾年,卻只能死守臺灣這個已經過度飽和的市場。
文章說,一堆金融機構在搶一個有限的餅,怎么可能吃得飽?這是很明顯的道理,也不難理解,為何現在銀行會被這幾年沖高的卡債等消費金融呆帳問題,壓得獲利節節衰退。最令人擔憂的還有,過去是銀行客戶的臺商出走后,銀行又不能跟著出去時,最后這些臺商客戶只好被迫不再跟本土銀行往來,客戶少了、生意流失了,要靠什么賺錢?
文章最后說,卡債問題是導致最近一年多來,銀行獲利縮水的原因之一,但不是唯一的原因,這些都是執政當局應正視的問題與危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