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十月四日電 題:臺灣人戀上“海派”中秋節
中新社記者 許曉青
排隊搶購“老字號”月餅、啃上幾只正宗大閘蟹,當一回地地道道的上海人……又是一年中秋時,對于滬上臺灣人來說,除了坐中秋包機返鄉過節,“留守”大上海、瀟灑過一回“海派”中秋,也成為別致的選擇。
早在“十一”黃金周前,就有百余位臺灣杰出女性組團“趕早”來滬體驗中秋氣氛。她們說,與上海姐妹“同邀海上月”,感覺很新奇。上海臺協會長葉惠德證實,今年留在上海過中秋的臺胞,比照以往有所增加,加上特意搭中秋包機來上海“團圓”的臺灣客,可謂人氣旺。他分析說,兩岸風俗日漸融合,大方的臺灣人愛入鄉隨俗。
“尋”大閘蟹:臺客組團坐包機
“我們坐中秋包機來上海,就是想吃到最新鮮的大閘蟹,”參加臺灣旅行團“上海游”的張女士向記者坦言。她說,大閘蟹的魅力實在難擋,甚至有朋友把飛上海的兩岸“中秋包機”戲稱為“大閘蟹專機”。
據介紹,今年兩岸首開中秋包機,其中在臺北至上海的航線上,就有瞄準江南大閘蟹的眾多旅游團,一般三四十人成行,以夫妻檔和“太太團”居多。
滬語俗稱“秋風起,蟹腳癢”,其實就連久居上海的臺灣太太們也按捺不住嘴饞,甚至不少人在博客上貼出“尋蟹啟事”。
“一定要開車去蘇州買蟹嗎?”“把蟹洗干凈真難!”臺商太太們在互聯網上熱議“蟹情”。一位署名“小倩”的臺商太太透露,“十一”黃金周她獨自駕車去陽澄湖“找蟹”,結果在飼養場里只花一百四十元人民幣就“搞定”十二只,這一“壯舉”讓其他網友羨慕不已。
吃月餅:臺妹最愛“老上海”
除了吃蟹,月餅也不能少。臺灣靚妹怡靜最近在滬上友人指點下,把上海的傳統月餅老店“走透透”。她說:“杏花樓、功德林、老大房各有千秋,走一趟傳統老店家,才能感受濃濃的老上海情懷”。
剛來大陸工作不久的怡靜堪稱“老饕”,因為從事餐飲行業多年,出于職業好奇心,她特別設計了自己尋找上海“老牌月餅”的“地圖”,然后“按圖索驥”逐一買來品嘗過癮。
怡靜說,最值得推薦給臺灣親友的是一種鮮肉月餅,“不知上海人用了什么秘制的香料,那酥酥的皮,夾著豬肉香,加上現烤販售要排很長的隊,感覺特別有味道。”
“海派”的中秋節也讓很多中老年臺胞牽腸掛肚,計劃節后飛抵上海的臺胞劉女士透露,即使“遲到了”,自己還是會為吃傳統月餅及大閘蟹“補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