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福州十二月二十一日電 題:服務對臺“三通” 福建發展壯大海峽西岸港口群
中新社記者 羅欽文
伴隨兩岸經貿交流合作日趨緊密,開放兩岸“三通”日漸成為兩岸民間的廣泛共識。然而,作為大陸距離臺灣最近省份、享有諸多對臺“先行先試”優勢的福建,準備好了嗎?
早在五年前福建沿海局部地區與金馬實現海上試點直航時,這個問題就被提了出來。五年過去了,試點直航的順利開展,及其海上航線的不斷拓展,乃至廈門二00六年增辟為兩岸春節包機直航的新航點,似乎均對此作出了最好的解答。
來自福建各口岸的統計數字顯示,今年前十一個月,廈金航線出入境旅客突破五十五萬人次,超過二00五年全年的出入境旅客總人數五十一萬多人次;“兩馬”航線出入境人數也突破四萬人次,自二00一年開通以來年均增長百分之二百。泉州-金門今年六月八日實現海上直航半年來,出入境旅客突破一萬五千人次。“海上女神”媽祖的故鄉——湄洲島也已實現與金門的海上客運直航。
兩岸交流日益頻繁,閩臺海上直航往來人數持續增長。同樣,閩臺海上貨運直航往來也激增,促進閩臺經貿交流與合作。今年前十一個月,僅泉州港就已有一千三百多航次、一百九十多萬噸貨物往返泉州與金門、馬祖間,成為福建與金馬貨運吞吐量最大、往來最頻繁的口岸。
目前,在寧德城澳港、白馬港區今年十一月獲準增設為對金門、馬祖、澎湖直航貨運口岸后,福建沿海對金馬澎直接往來的貨運口岸已經增至五個,分別是福州、廈門、漳州、泉州和寧德港。
福建省長黃小晶在日前的全省經濟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福建明年要爭取實現沿海口岸與澎湖的海上直航,促進莆田秀嶼港成為對臺直接往來貨運直航口岸,拓展閩臺海上集裝箱班輪試點直航和以金馬澎為中轉點的閩臺聯運業務,推動廈門、福州成為兩岸常態化包機航點。
因應閩臺經濟融合加速、兩岸“三通”呼聲高漲,閩臺海上直航不斷拓展,客貨流量不斷增長,勢將使福建港口及其配套設施的建設面臨“挑戰”。福建顯然意識到這一點。福建新出臺的《關于加快建設海洋經濟強省的若干意見》提出,今后五年爭取建成廈門、福州兩個億噸大港,全省港口年貨物吞吐量達三億噸以上,其中集裝箱吞吐量達一千二百萬標箱。
從國家發改委、交通部聯合批準的福建港口“十一五”建設規劃來看,福建專業集裝箱、煤炭接卸、進口原油中轉、進口鐵礦石中轉和糧食五大港口運輸系統參與全國沿海港口布局分工,東南沿海港口群納入國家五大港口群發展體系,以廈門、福州港為主,包括泉州、莆田、漳州等福建沿海港口,新增吞吐能力一點六億噸,主要服務于福建和江西等內陸省份部分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和對臺“三通”。
“發展壯大海峽西岸港口群”已經被確立為福建全面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重要任務。福建省委書記盧展工最近已指出,未來五年福建要加強港口及其配套設施建設,加大重要港灣的整合力度,建設廈門國際航運樞紐港、福州和湄洲灣主樞紐港,加快開發建設寧德港、漳州古雷港和泉州新港,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連接兩岸三地、促進對外開放、帶動臨港產業、服務經濟發展的規模化、大型化、信息化的海峽西岸港口群。
時近歲末,合資建設湄洲灣港口鐵路支線的意向書簽訂,福州江陰港十萬噸級國際集裝箱新泊位建成并投入使用,福州港集裝箱年吞吐量再次突破百萬標箱……頻傳的喜訊,吹響了福建加速海峽西岸港口群發展、服務對臺“三通”和經貿合作的號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