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沈”大名沈慶京,是臺灣威京總部集團主席、揚州京華城總策劃師。“小小沈”大名沈輝庭,是“小沈”的長子,現任揚州京華城執行董事。老子叫“小沈”,兒子只好被叫做“小小沈”了。現在父子倆一起在揚州打拼,讓京華城從臺北到揚州,推廣他們全力打造的“全生活廣場”理念——
京華城:從臺北到揚州
4月15日,臺北京華城在大陸的“姊妹城”——揚州京華城,舉行了盛大的開張慶典。隨著萬羽信鴿和無數氣球騰空而起,鑼鼓和鞭炮交相轟鳴,標志著臺灣威京總部集團傾力打造的商業航母、“全生活廣場”(Living Mall)正式啟航,也將“全生活廣場”這一商業設施概念由臺北移植到大陸,在揚州京華城首次實踐。
樓高只有5層的揚州京華城,因為其設計獨特、占地廣闊,而顯得既雍容華貴,又優雅大方。一樓5000平方米的中庭,堪稱亞洲之最;能夠進行蹦極表演的48米高挑空設計,國內各大商場目前尚無出其右之作;中央水景公園與香榭水岸婚慶天地相連,人們可以在京華城邊的“愛琴湖”乘坐烏篷船泛舟……揚州京華城開張營業,再現了“煙花三月下揚州”的盛景,使之成為揚州城的新地標。
作為總策劃師的“小沈”期望,京華城全部建成后,能以獨創的“全生活”理念,為城市發展孕育“12+1”的效應——集教育、體育、文化、藝術、休閑、娛樂、旅游、展銷、婚慶、餐飲、零售、政府服務及住宿為一體的生活新體驗。
“小沈”:從異想中突圍
沈慶京自出道以來就自稱“小沈”,至今已逾40年;他創造的諸多“英雄事跡”曾在島內廣為流傳;前幾年,他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寫就了《突圍》和《異想》兩本書,讀后對他的人生軌跡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耳順之年的“小沈”待人謙虛和藹,笑臉中總是透著誠懇,但他對自己所追求的事業目標,卻始終一絲不茍,傾力追逐,直至完成。
一個臺北京華城,讓“小沈”追夢15年,個中的辛苦甘甜不是一句兩句能夠說清楚。所以,當臺北京華城開業時,時任臺北市長的馬英九說:“京華城的呈現是‘小沈’的驕傲。”對此,“小沈”卻道:“京華城是‘小沈’的辛酸、臺北人的驕傲。”“做人要飲水思源,心懷感恩。”這是“小沈”待人接物的信念,而“創造被利用的價值”則是“小沈”終身的堅持。
從不拘泥于條條框框的“小沈”,思想上不斷有所“突圍”。在談到為何選址揚州做京華城項目時,他的回答只有兩個字:“感恩”。原來在“小沈”創業之初最困難之時,臺灣紡織界大佬、中興紡織董事長鮑朝云先生向“小沈”伸出了援助之手,不但幫他渡過難關,還教會了他許多做人的道理。此后,“小沈”也因此有了臺灣“紡織品配額大王”的稱號。因為鮑先生祖籍揚州,為了感恩,“小沈”選擇了揚州。當然,揚州各種軟硬件投資環境的完善也是必備的條件。
只有“異想”,才能“天開”。這是“小沈”的名言。思想上的“突圍”,使其常有“異想”,事業因此而不斷進步。
“小小沈”:變壓力為動力
今年29歲的“小小沈”沈輝庭,眉清目秀,高挑的個子略顯單薄。他的高中和大學是在美國完成的。2002年,沈輝庭畢業后先在美國實習了一段時間,之后轉往香港美國摩根大通公司實習;2003年初回到臺灣,“小沈”為了培養兒子盡快熟悉公司業務,又安排沈輝庭到臺北京華城的喜滿客影城賣電影票,讓他從最基層做起。
2003年,“小沈”決定到揚州投資京華城項目,于是,又把“小小沈”帶上,讓他以執行董事的身份,全面參與并了解投資建設京華城的過程。“3年多前,當我們來到揚州時,京華城所在地還是一片農田,吃住的條件也比較艱苦。3年多的時間,京華城已經頗具規模,特別是去年揚州被聯合國授予了最佳人居城市稱號,這是對所有揚州人付出努力的一種認可,這其中也包括我們京華城為此做出的貢獻,我感到特別欣慰。”沈輝庭說到這些時頗為自豪。
同樣是從臺灣來到揚州的劉競遠,在談到“小小沈”時說,2003年的揚州與現在大不相同,沈輝庭從現代化城市來到大陸的二線城市,各種條件相對來說還是相當艱苦。由于此前他多年在美國生活,當時很多人都擔心他受不了這份苦。但是,讓人想不到的是,他那種吃苦精神表現出了一種超越年齡的成熟,也讓大家對他刮目相看。
“小小沈”說,父親講得最多的是誠信、道義、感恩,這是做人的基礎。“在老爸身邊工作,開始時壓力蠻大的,后來逐漸適應后,便能主動將壓力變為動力,當然,前提是要不斷學習,積累失敗的經驗,向父親那樣,做一個有毅力、有恒心的人。”(王連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