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東山十二月十日電 題:福建東山漸成對臺小額貿易“黃金通道”
中新社記者 孫賢迅
在福建東山漁港碼頭,只見一片繁忙景象:一艘靠泊的臺灣基隆漁船在與東山漁民一番討價還價后,達成貿易協議;現場檢驗檢疫人員根據事先制定的進境臺灣自捕漁船檢驗檢疫預案,開設“綠色通道”,與海關、邊防等口岸查驗部門密切配合,不到三十分鐘就順利完成抽樣、封樣、送實驗室檢測藥物殘留等檢驗檢疫,并辦結了手續允許臺灣漁輪在外海捕撈的新鮮水產品裝吊上岸。隨后,臺灣漁民又將經過檢驗檢疫的東山活石斑漁裝上漁船,啟錨返臺。
福建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十日向記者透露,今年前十一個月,東山口岸對臺小額貿易出境水產品三千一百一十多噸、進境臺灣活魚二百六十多噸,輸臺活魚七十多噸,占福建對臺小額貿易出境水產品六成多及進境臺灣活魚九成多。
福建為數不少的優質水產品從東山“游”向臺灣民眾的餐桌,臺灣特有的活魚也通過東山進入大陸市場。福建東山漸成對臺小額貿易“黃金通道”。
為擴大臺灣水產品銷路,增加臺灣漁農收入,福建檢驗檢疫部門將兩岸水產品貿易監管重點放到安全、衛生項目上,實行海域監測、產品預檢和現場抽樣檢測相結合的快速放行模式,實施“無假日”、“全天候”服務,使兩岸水產品貿易在一小時內完成從報檢到出具通關單的整個流程,保障輸臺冷凍水產品順暢通關。
福建檢驗檢疫部門還研究制定“對臺小額貿易進(出)境食用活魚”檢驗檢疫程序文件,對進境活魚檢驗檢疫做到“人等船”、“隨叫隨到”;對輸臺活魚采取日常監測、集中預檢、分批核銷的方式,大大縮短了報檢放行時間,構筑起兩岸活魚貿易便捷通道。
貝類是臺灣民眾喜愛的大宗輸臺水產品,福建檢驗檢疫部門抓住貝類毒素監控的關鍵點,每年制定監控計劃,有效開展輸臺貝毒素的監控,在此基礎上建立出口貝類“隨到隨檢隨走”的快捷通關模式。今年出口活貝類二千余噸,極大地豐富了臺灣民眾的餐桌。
為提高口岸通關速度,福建檢驗檢疫部門深化和完善對臺小額貿易船舶檢疫監管模式,除對首次入境以及需要檢疫的船舶實施登輪檢疫外,常態下免予登輪檢疫查驗,按照“對臺小額貿易船舶檢驗檢疫監管本”模式進行登記管理;開展對臺小額貿易船舶衛生監督風險評估和分級管理,按百分之十比例進行衛生監督,從而探索出一套對臺小額貿易船舶檢疫監管模式。
盈盈一水間,脈脈閩臺情。漁來漁往閩臺間,兩岸漁農奏響了一曲和諧雙贏之歌。(完)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