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福州七月二十二日電 題: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任重道遠
中新社記者 羅欽文
區域經濟合作和發展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主旋律。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三個經濟區域的先后形成,以其強勁的發展勢頭,被形象地稱為中國經濟的三大引擎。
而今,隨著“海峽西岸”概念寫進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隨著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戰略構想的提出、啟動并全面推進,這個以福建為主體、涵蓋周邊區域、對應臺灣海峽的經濟區,已經呈現巨大效應,加速福建的繁榮與發展,推進福建與長三角、珠三角的區域協作。
福建發布的今年上半年經濟數據顯示,福建經濟運行呈現持續向上、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這表現為整體經濟持續增長,生產總值逐月走高攀升至百分之十四點三;工業持續增長,工業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二點二個百分點;新興服務業加快發展,占GDP比重將近四成;利用外資增勢強勁,外資項目規模擴大,石化、機械、電子三大產業成為外商投資重點等。
今年九月的第十一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上,第二屆海峽西岸經濟區論壇又將在廈門舉辦,突出“合作發展、建設海西”的主題,凸顯海峽西岸的地位與效應。“海峽西岸”概念將再次受到海內外專家學者、投資商的矚目。
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建設,無疑將完善中國整個沿海一線的區域經濟發展布局,但它能成為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三大板塊之外中國區域 經濟的新引擎嗎?“海峽西岸”板塊的前景被專家普遍看好,但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建設依然任重道遠。專家分析,主要因素有三:
一是經濟總量偏小。改革開放近三十年來,福建憑借先行一步的優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但是經濟總量、競爭力水平等與沿海其它省份相比,還有相當距離,始終難以擺脫“先天”不足的制約。例如與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三大經濟區相比,海峽西岸經濟區經濟總量偏小,規模處于劣勢。
二是交通基礎設施滯后。近些年來,福建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很快,但目前仍然無法滿足海西戰略的要求。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要北承長三角、南接珠三角、東出海峽、西進內陸省份,迫切需要加快鐵路、高速公路、大型深水泊位、進出省公路通道的建設,形成一個比較完善的陸海空交通體系。
三是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目前,福建產業結構不盡合理,技術層次還較低,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占多數;許多企業仍停留在為外商貼牌和簡單加工組裝階段,擁有核心技術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較少,在全國占有影響力的產品不多,特別是高科技產品不多。制度、技術、消化吸收等創新的能力有待加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亟待提高。
此外,福建資源相對匱乏,經濟腹地相對較小,市場容量不大,產業集聚度不高,中心城市的經濟集聚能力偏弱,這些也制約著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發展。
可喜的是,中央政府明確表態“支持海峽西岸的經濟發展”。三十多個國家部委先后與福建簽署合作協議或會議紀要,給予海峽西岸多方面傾斜支持,在規劃布局上凸顯海峽西岸獨特地位,在項目布局上支持海峽西岸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對外開放等九大支撐體系建設,在政策措施上推動海峽西岸率先發展。更多的海內外客商特別是閩商也投身到海峽西岸的建設熱潮中來,促進海峽西岸的發展、進步和繁榮。
順應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合作的趨勢,順應兩岸關系和平穩定發展的期盼,海峽西岸,春潮涌動,蔚為大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