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11日電 在一些外國人眼里,臺灣民眾的生活習慣是好是壞?來自德國的烘焙專家麥可溫德看待臺灣民眾做事的“彈性”,讓他十分驚異。但在銀行里,主動為他以中文填單子的陌生人,則讓他感受這個亞熱帶小島的人性溫度。
出身德國烘焙世家,麥可溫德曾經是個水手,在豪華郵輪上專司烘焙,走過42個國家和地區,卻在臺灣落了腳,一待就是11年。他到臺灣才開始學中文,到現在“說閩南語也通”。他打算在此落地生根,延續更多個11年。
如下是臺灣《聯合報》記者與麥可溫德交談時麥對臺灣民眾和社會的看法:
臺灣人很客氣 幫忙超熱心
問:來到臺灣的感覺是?
答:臺灣人很客氣,對外國人很好。當你的臉上冒出問號,一定主動幫忙,去銀行辦事情,他們都會來幫你寫、幫你翻譯(注:溫德看不懂中文),那種感覺很好;在德國不會有人理你。
問:你對臺灣不適應的地方?
答:我最討厭兩件事情,是“差不多”跟“隨便”。有些臺灣人做事的水平不穩定,比如做面包,今天做很漂亮明天沒有這么漂亮,是“差不多”。
做事“差不多” 讓人想動怒
不只面包,很多事情都這樣。像文件的字體,有的是小寫、有的是大寫,有時是Arial字體、有時是Times New Roman,很亂。這些小東西,大家不在乎。
剛開始,我會因為“差不多”生氣,像餐廳的桌椅沒排好,說好多次都沒改;但現在有一些生氣放在心里,很多以后才會發脾氣。
吃啥“隨便啦” 點了沒人吃
另外一個討厭的是“隨便”。常常聽到“我們要吃什么?”“隨便”;“我們要做什么?”“隨便”。
有次跟朋友出去吃飯,我問他們“要吃什么?”他們說“隨便”。菜來了,沒有人吃。我問為什么,他們說“我們不喜歡這家餐廳!”大家隱藏自己的意見,結果就麻煩了。
臺灣人愛嘗鮮 什么都敢試
問:臺灣人做事情的方式與德國人大不同,什么吸引你留下?
答:住在這里是種挑戰。在臺灣,You can try anything(什么都可以嘗試)。德國人會說“這個不好”、“唉!那個太麻煩。”不想試新的。像面包,德國人都賣一樣的,每年頂多一、兩種新口味,因為德國人覺得,“那個怎么會好吃?”臺灣人喜歡變,我在臺灣,可以跟大家一起試很多新東西,很有趣。
德國人不太能接受突然跑出來的東西,只會照著原本的路,但臺灣民眾的想法很靈活。
還有,臺灣是個景觀很好的島,你在這里,可以十五分鐘到陽明山、半小時到海邊,想去哪里都很方便。
“小黃”(出租車)胡亂闖 交通亂糟糟
問:臺灣最酷的地方?
答:第一次坐臺灣的Taxi,有一點害怕。他們想開快就快,想停就停,車道想換就換。我現在開車也像臺灣人,如果我像德國人那樣慢慢開,我一定每兩百米,就有一個kiss(碰撞)了。
每次回德國,我也像在臺灣這樣開,我想很多德國人討厭我。
有次我開車,停紅燈的時候,旁邊不曉得從哪里飛出來一臺摩托車,車上的人摔到我的玻璃前面,躺在引擎蓋上,他還在講電話,我嚇死了!這個人居然繼續講完電話,從我的車上爬下來,手做出敬禮狀,然后騎車子走了。很神奇!
如果在臺灣車子相撞,會給對方一、兩千塊,大家就走了。但在德國不可以,要等警察來,看很久很慢,你一個下午就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