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臺灣各地藏于高山、陳于平地的大小部落,記者最深的感受之一是部落的寧靜,在寧靜中透露出的則是蕭索與冷寂。
在現代商業文明的強大沖擊下,加上無力取得更多的發展資源,部落固有的生產生活形態似乎無可避免地走向沒落,青壯年人口大量外流,子女教育水準滯后,這種惡性循環使臺灣少數民族遭遇嚴峻的生存困局。
部落生產沒落 青壯年流落都市討生活
在花蓮的泰雅部落,在臺東的阿美部落和卑南部落,在屏東的排灣部落和魯凱部落,在阿里山的鄒人部落,接受記者采訪的人們都講到同一個景況:年輕人都不愿留在部落里,都蜂擁到都市里去了,部落里只剩老的老、小的小。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泰雅文化工作者給米·西畔對記者說,部落多已無法靠耕作漁獵為生,如今種地的產出還不及休耕補貼。
有調查顯示,臺灣少數民族家庭每戶月收入3.9萬元新臺幣(單位下同),不足臺灣平均水平的一半。背負家庭重荷的部落年輕人只能選擇到都市里打工。有臺灣媒體曾報道,臺灣少數民族人口約46萬人,有超過三分之一已“背井離鄉討生活”。
然而,闖入都市后的生活并不好過,首先就是就業壓力巨大。有島內學者指出,一方面因為他們的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很難找到較穩定、待遇較好的工作;另一方面則是受到臺灣大量引進廉價海外勞工的直接沖擊。
據統計,目前臺北縣市少數民族家庭約1.2萬戶,實際人數至少多出一倍。他們被稱作“逐工地而居的一群游牧民族”,男性多是建筑工人。據介紹,這些人在臺北做建筑臨時工,十年前的日薪約3000元,現在只剩下一半。
淪為“都市邊緣人” 衍生部落教育問題
據了解,由于謀職不易,無法負擔高房價,絕大多數走進都市的臺灣少數民族家庭只能居住在臨時搭建的房屋或租屋內。
十多年前,大臺北地區周邊已有不少的少數民族移民聚落,后來陸續被當局強制拆除。雖然當局將這些“都市邊緣人”安置在公宅里,并提供租金補助,但情況并未得到實質改善。據臺灣媒體報道,在臺北,許多家庭因無法負擔每月約1萬元的租金而搬離,可能已成為新的“游民”。
衍生出更突出的問題是下一代的教育。隨父母來到都市的孩子,因為時常轉學而往往跟不上課程進度;留在部落由祖父母撫養的孩子,因為部落教育資源不足和“隔代教養”等問題,陷入新一輪的“教育鴻溝”中。據統計,在普通教育中,臺灣少數民族青少年的輟學比例是臺灣平均水平的8倍。
教育與就業是循環影響的關系:因為受教育水平較低,臺灣少數民族人口的失業率是島內平均水平的3倍;就業不良加劇家庭經濟壓力,導致另一個極端,臺灣少數民族人口中15至19歲的勞動參與率是島內平均水平的3倍。
破解惡性循環 思考和行動同步展開
面對部落生存與發展的窘況,臺灣少數民族中的有識之士已開始思考并著手采取行動,希望破解惡性循環。
有關人士指出,臺灣少數民族占島內總人口的2%,分布地區占臺灣面積的46%。但在臺灣當局編列的總預算中,少數民族部分只占0.35%,資源分配顯然極不公平。不少人士還批評,陳水扁在競選時曾對臺灣少數民族許下承諾,例如“新伙伴關系”,但卻只是選舉語言,至今也沒拿出落實辦法。
記者在臺采訪的許多人士提出了更具體的想法,談得最多的是重整部落產業,吸引青壯年回歸部落。
排灣藝術家撒古流指出,應該把文化產業的概念引入部落,讓部落文化得到新的發展空間。他說:“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年輕藝術家回到部落,因為他們感到在這里一樣能生活得很好。”
花蓮太巴塱部落“守望部落交流協會”理事長林恒智12年前回到部落,他說:“我們希望從部落傳統的飲食、服飾、工藝和文化活動中找到可與經濟發展有機結合的內容,并開發出市場,協助族人在部落里生活得更好。”(記者陳鍵興 趙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