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此文版權屬《國際先驅導報》,任何媒體若需轉載,務必經該報許可。)
11月12日陳水扁的被收押及其絕食,再度引發臺灣政論節目的收視熱潮。臺灣媒體戲稱,正是陳水扁,讓長期批扁的“名嘴”們再度找到了生存的意義
每天晚上21點,臺北的王先生會準時打開電視機,收看TVBS著名主持人李濤主持的《2100全民開講》;同一時間,在高雄,陳先生也會準時調到三立電視臺,收看鄭弘儀主持的《大話新聞》。王先生是泛藍陣營的支持者,陳先生則較支持泛綠陣營。
在臺灣,有近三百萬的“王先生”和“陳先生”。對“名嘴”的言論,他們有的邊看邊叫好,有的邊看邊罵。若有話要說,他們還可以Call-in到現場,和“名嘴”對話,你來我往,上演出現場互動的、也極具娛樂性的政治連續劇。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特別是陳水扁任內八年,藍綠對峙制造了大量的政論節目,也“養活”了一批政論“名嘴”。雖然“名嘴”的專業背景不盡相同,但他們均以權威者的形象分析各種時事新聞,個個講得頭頭是道。
“名嘴”們掌握了政治發言權,也逐漸變成現成的“輿論”。他們主導下的臺灣電視文化,炒作意味濃厚,一點蛛絲馬跡就無限上綱,慢慢淪落為互動的政治劇本,甚至調撥民間的“藍綠對立”。許多夫妻和家人因看電視政論節目而吵架,朝野政黨人物也花不少時間猛批,政論節目和“名嘴”們也被戲稱為“社會亂源”。
一發不可收拾的政論熱潮
說起臺灣的政論“名嘴”,不得不提李濤。
1990年,李濤在中華電視公司開設全臺灣第一個政治評論節目《華視新聞廣場》,節目中偶爾會利用電話與事件當事者討論(今稱為Call-out)。1992年,李濤轉至臺灣第一個有線獨立電視臺TVBS,主持相同性質節目《李濤廣場》。該現場直播節目除了維持Call-out外,也首度開放電視觀眾打電話,以表達自己對節目討論議題的意見,被稱為Call-in。1995年,《李濤廣場》調整時段至晚上九點,節目也改名為《2100全民開講》,該名沿用至今。在公眾眼里,《2100全民開講》掀起了政論節目的風潮。
資深媒體人楊照曾撰文分析,那個年代出現政論節目,有其充分的背景條件。臺灣社會爆發出高度的政治熱情,“戒嚴”40年的封鎖逐漸被民主開放的氣氛取代,過去不容許的高層次選舉,加上日益壯大的反對黨勢力,都使得政治領域熱潮滾滾。政治取代了棒球、股市,成為真正的“全民運動”。1994年底首次開放的“院轄市長”及“省長”選舉,更是重要的轉折點。選舉中突破了過去的政治禁忌,讓臺灣民眾無所顧慮地大談特談政治。
“Call-in節目其實是誤打誤撞,陰差陽錯地造就了政論節目和名嘴們的輝煌!痹缎滦侣劇房偩庉、資深媒體人黃創夏在接受《國際先驅導報》專訪時表示,“沒有發言權的人取得了發言權,當然會一發不可收拾!
此后,在施明德的帶領下,民進黨開始轉型。李濤隨即引入陳文茜擔任《2100全民開講》發言嘉賓,從此陳文茜一炮走紅。民進黨“謀士”陳文茜成了“名嘴”后,不少政治人物也紛紛轉型當“名嘴”。趙少康、李敖、沈富雄便是很好的例子。
20世紀90年代末,李濤太太李艷秋主持的《新聞夜總會》在深夜時段播出,累積相當多觀眾,收視率有時還超越《2100全民開講》!缎侣勔箍倳纷咻p松詼諧的另類路線,主持人和來賓嘻笑怒罵,講到興起,早期來賓還會高歌一曲,或即興來一首打油詩。政論節目由此開始“雜志化”,一線的記者轉型成為“名嘴”,上節目講故事。
2000年,陳水扁上臺。此時的政論節目開始意見分化,節目也開始定格化、意識形態化。到2005年后,邱毅等“立委”也開始頻繁出現在政論節目中,并帶動了“名嘴”的“爆料文化”。爆料成為“名嘴”們繼續收攏觀眾收視率的王牌。“名嘴”上談話節目大吐內幕,早期是靠著采訪得到的料,留一手在談話節目里爆,等節目上多了以后,知名度打開,慢慢就有熱心觀眾主動提供內幕消息。有很多未經查證,“名嘴”就迫不及待在電視上侃侃而談,有不少因此賠上聲譽,吃上官司。
籃綠政治立場的“代言人”
政論節目養活了一批“名嘴”,不少人開始以上政論節目為生。
最初,在《2100全民開講》當紅之際,占據政論節目的“名嘴”們,多出身于臺灣著名“飛碟電臺”。趙少康、李艷秋、周玉蔻、陳文茜等飛碟電臺一線“名嘴”,加上旗下NEW98出身的鄭弘儀、陳立宏、尹乃菁、唐湘龍、陳鳳馨、范立達、陳揮文、董智森、鄭村棋等人,構成了陣容龐大的言論集團。后來,沈富雄、邱毅、鄭運鵬等政治人物,也加入了“名嘴”集團。
這些“名嘴”在制作單位的要求下,慢慢變成政治立場的“代言人”。隨著“名嘴”現象越來越發達,“名嘴”們的“變色”,也是外界關注的焦點。陳文茜、李永萍、鄭麗文由綠轉藍后,比藍營更擅于修理民進黨,因此成為親藍媒體的最愛。周玉蔻、黃光芹、陳立宏、鄭弘儀都是“由藍轉綠”,更經常引起觀眾質疑。
“名嘴早已由原本的司法、社會、財經等專家,變成政治評論家,甚至是‘全都懂’的專家。”黃創夏對《國際先驅導報》分析說,“名嘴可以分成三大類,一種是真正的評論者,一種是表演工作者,還有一種是政治意見的表達者!
在黃創夏看來,大部分的“名嘴”屬于“表演工作者”。電視臺都有既定的政治立場,要上節目賺出場費,必然得配合電視臺主管以及收視群體的政治取向。此外,“名嘴”還必須配合當紅的節目主持人,投其所好來換取下一次的出場。因此,有些“名嘴”是上這節目講一套,上另一個節目講的又是另外一套;上節目爭得臉紅脖子粗,私下卻是稱兄道弟;有時,“名嘴”為了刺激收視率,也必須配合“激情”的演出。
當然,也有不少老牌的“名嘴”德高望重,被認為是真正的評論員,如李敖、陳文茜、胡忠信、鄭村棋、張友樺等人。臺灣“名嘴”鄭村棋,長時間以來是《2100全民開講》的必請嘉賓。他告訴《國際先驅導報》,自己已經很少上電視節目了,現在他在“飛碟電臺”當主持人,拾起了老本行。
“名嘴”不只在臺灣家喻戶曉,在大陸也炙手可熱。一些較為客觀的評論員,如尹乃菁、江岷欽、鄭又平等臺灣“名嘴”,頻繁出現在中央電視臺的《海峽兩岸》節目。尹乃菁還主持《海峽兩岸》每周播出一次的時事點評,相當叫座;江岷欽和鄭又平也因為點評陳水扁案件在大陸爆紅。地方電視臺也不甘示弱,深圳衛視《直播港澳臺》欄目上,也出現了林天瓊等臺灣時事評論員;廈門衛視連續三年舉辦兩岸政治議題跨年會談,邀請的主持人蘭萱、尹乃菁、董智森,都是臺灣“名嘴”。
“名嘴”動口也動手
其實,臺灣的政論節目,也和選舉一樣涇渭分明。如藍軍支持者絕不看綠營主導的《大話新聞》,綠軍支持者也絕不會轉到批判民進黨的《2100全民開講》。島內這兩個最有代表性的談話節目,似乎成為政治人物了解民意的最佳渠道,也是所有政治狂熱分子的最愛。兩位主持人李濤和鄭弘儀,一個成了藍軍的英雄,一個是綠營的偶像。
名嘴們自然也深知“顏色愈清楚,收視率愈吃香”的道理。立場鮮明的他們,肆意地在所屬時段為特定的政治利益搖旗吶喊,成了臺灣政論節目的一大特色。在選舉時,這些節目會淪為政黨的工具,一張嘴堪比十萬軍。
“名嘴”主導下的臺灣電視文化,炒作意味濃厚,一點蛛絲馬跡就無限上綱,慢慢淪落為互動的政治劇本,甚至調撥民間的“藍綠對立”。許多夫妻和家人因看電視政論節目而吵架,朝野政黨人物也花不少時間猛批,政論節目和“名嘴”們也被戲稱為“社會亂源”。
政論節目的收視率,自然也隨著臺灣政治的發展而變動。陳水扁上臺后,三立電視臺2002年開播的《大話新聞》勢頭強勁。2006年11月5日,陳水扁召開《向人民報告》記者會,就“機要費”貪腐案公開提出說明后,《大話新聞》的收視率創下開播以來的最高紀錄。不過,在陳水扁被收押后,TVBS的《2100全民開講》收視率再度奪魁,挺藍的“名嘴”們也咸魚翻身。
不僅如此,政論節目收視率還頗能真實反映選情。綠色“名嘴”陳立宏表示,2007年“立委”選前一個月,《大話新聞》的收視率從原來領先《2100》到打平,之后一路輸多贏少,當時他即預感到選民對民進黨的疏離,果不期然,“立委”選舉民進黨空前大敗。
有趣的是,在一些政論節目中,“名嘴”們因為政見不一,在節目中公開打架。2006年,臺灣民視聊天節目中,嘉賓林正杰居然當著鏡頭狂扁同樣是來賓的金恒煒。
馬英九時代“名嘴”何處去
“現在名嘴文化很流行,每天都被消費,早晚一天會被榨干。名嘴們要轉型,只能走進人們深處,存在的意義是溝通南北、藍綠、兩岸,而不是特殊政治利益的代表。”曾經擔任過三屆“立委”的資深媒體人周荃,在接受《國際先驅導報》采訪時如是說道。
的確,2008年5月馬英九上臺后,隨著政局的穩定以及經濟危機的到來,臺灣的政論節目收視率開始降低,“名嘴”們的出場費也在縮水。盡管政論節目“名嘴”們一度想要轉型,在5月20日后賣力抨擊馬當局漠視民意、政績不佳,但總是不太入味、缺乏高潮。
“其實圈內不少名嘴,早在馬英九當選后就有一種預估,馬英九團隊很規矩,回歸民主的平衡穩定是大勢所趨,常態傳統的政論節目也會有重大轉型,討論的話題更多的是‘公共政策議題’,離開‘藍綠對立’!秉S創夏分析說。
但眼看政論節目好景不再,阿扁卻又跳出來“拯救”政論節目收視率了。這回阿扁提供的疑似海外洗錢弊案更為精彩,陳水扁女兒陳幸妤在鏡頭前也更加歇斯底里,政論節目與“名嘴”們就徹底“復活”了。11月12日陳水扁的被收押及其絕食,再度引發臺灣政論節目的收視熱潮。臺灣媒體戲稱,正是陳水扁,讓長期批扁的“名嘴”們再度找到了生存的意義。(言吾)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