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當局一周一利多刺激股市,加上外資砸錢助陣,近期臺股飆升千點行情,生技、綠能概念、資產概念全成明牌,漲幅動輒逾倍,臺股投資氣氛轉成投機,全拜幕后的最大炒手所賜。
不過,在追隨英明的政府賺錢之際,投資人最好還是要有風險意識,該下車時一定要義無反顧的跳車。一來政府一定不會讓這波漲幅一波到底,否則,明年投票前正好下檔,那還選啥?因此,投資人要注意與掌握回檔的風險與時間點;二來,有些政策擺明是天邊的夕陽,不是一、兩年看得到成果,甚至可能只是畫大餅,要注意夢醒時分的回檔風險。
臺灣中國時報分析指出,近來選戰政策牛肉頻頻端出,政府一周一利多似乎在投資大眾眼中已再自然不過。從臺北縣將升格為準直轄市,接著是自用住宅土增稅優惠稅率將不限一次,再來是放寬農地變更為田園住宅的政策、公有土地都市更新案、放寬銀行房貸業務三○%的上限,全沖著房地產業而來,其他行業則有生技業稅賦減免、補助海洋深層水業等舉動。
個別產業政策利多還不夠看,近期“央行”阻貶新臺幣,讓新臺幣兌美元升破三三元,接著又祭出升息,拉抬雙率企圖明顯,同時主管機關還要求投信業者“愛臺灣”,種種舉措擺明要作多臺股。
而指數大漲,除了政府放利多,還要有大戶愿意砸錢相助。外資六月單月買超金額高達一八五○億元,創下單月歷史紀錄,和政府一搭一唱,好像哥兒們一般。外資圖的是什么?過去二次大選前一年的臺股走勢,一次連漲十三個月、漲了九成,另一次漲了十一個月、漲幅七成,而臺股今年以來還漲不到二成,無怪乎外資敢這么大膽加碼。
證交所、柜買中心有所謂警示制度,對交易面作把關,日前金管會又弄了個財務專區,再對公司財務面把關。諷刺的是,名單上看到的盡是生技股、資產股、水資源等綠能題材股,對照近期政府放的政策利多,臺股最大炒手是誰相信投資人已經很清楚,難怪有人把警示股、財務專區當成地雷警示區、有人卻當成明牌專區。
“政策利多”讓許多雞蛋水餃股雞犬升天,市場投機氣氛也越來越濃,不過證交法第一五五條規定不得操縱股價,況且“選舉支票”會不會兌現還不可知,投資人如果聽“政策明牌”賠錢,以后應該知道找誰算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