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18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今日刊登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大陸所教授邵宗海的文章,從幾個問題著手,反思了解嚴20年后臺灣社會的真實想法。原文摘錄如下:
1987年年底,蔣經國正式宣告解除戒嚴,于是黨禁、報禁以及禁止臺灣人民前往大陸的限制開始解除。這對臺灣民主政治的發展、言論自由的建立以及兩岸關系的和諧,都應該存有正面的意義與影響。
但是,20年過去了,臺灣在2000年一場“大選”還讓1986年才成立的民進黨贏得政權,民主政治的發展到底口碑如何?言論自由的標榜到底評價如何?恐怕在島內貶褒不一。即使走出臺灣,有關評價在很多地方也是有很大落差。
最值得深思的幾個問題,應該是最能反應解嚴20年后臺灣社會真實的想法:
第一,民主政治的發展應該是追尋更美好的未來,而不是一昧在過去的疤痕中再制造新傷口。但是,最近民進黨政府主辦“紀念解嚴廿周年”的活動,并沒有看到“拋棄悲情歷史記憶”的寬容胸懷,也沒有聽到“架構未來和諧社會”的前瞻藍圖,只見對舊政權的大肆批判,以及對國民黨的盡情抹黑,再度升高社會的激情與對立。
第二,臺灣的選舉一向撲朔迷離,選情難測。其中最重要的癥結,是臺灣不將選情建立在“政見導向”的框架下解讀。它有一個很感性的選民結構,那就是“統獨沖突”與“族群對立”的因素,往往使理性辯論變得空間窄小,進而一句口號或是“兩顆子彈事件”,都可以使選情翻盤。這樣的結構與這樣的變化,讓很多關心民主政治健全發展的人感到挫折與無奈。而更令人痛心的是,這樣的戲碼在解嚴20年之后居然仍在上演。
第三,20年之前,許多有識之士前赴后進,最重要的是爭取言論自由,這也是民主政治中很可貴的一環。可是今天,臺灣固然有形式上的言論自由,但大家在心理上卻需要做好被扣“帽子”的準備。最典型的例子是,雖然表面上任何人都有言論自由,但與“中國統一”有關的看法,對中國正面的評價,反對“臺灣獨立”的講法,不同意“臺灣主體”的論述,不會講閩南話,主張文言文等等,都被說成“不愛臺灣”。
結果,只要與民進黨和“臺獨”團體有不同思考的人士,都會被扣上“統派”的帽子。但是,“獨”性的朋友卻忘記了,這些人與他們一樣,都曾在臺灣這塊土地上一起努力、耕耘與奮斗。不能因為“政治目標”不同而否決他們的貢獻。更重要的,爭取了幾十年的言論自由,今天還要豎立另外一道門檻?
假如再論,解嚴20年后的今天,臺灣經濟不進反退,每天報紙出現的新聞不是“一家燒炭或上吊死亡”,就是“政商勾結,掏空企業”。加上社會正義蕩然無存,權貴子弟揮灑特權,人民痛苦指數日益上升。因此,在執政黨大肆慶祝“解嚴”時,多數臺灣人會感到“與我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