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29日電 臺灣《工商時報》今日社論指出,大陸市場是未來臺灣經濟全球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臺灣能否充分利用大陸生產資源及其內陸市場,對于臺灣未來經濟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成立兩岸共同市場可看成一個長遠的努力目標。原文摘錄如下:
近日來,陳水扁在多個演講場合中,一再指稱蕭萬長主張的“兩岸共同市場”就是“一中市場”;然后再說,兩岸共同市場開放大陸人士來臺灣工作的結果會使臺灣的教授淪落到去開出租車,讓臺灣的出租車司機淪為乞丐。我們認為,此種情緒性、泛政治化指控本來不值得有識之士與之爭辯,但憂慮積非成是,甚至誤導視聽,我們認為朝野有必要深入了解“兩岸共同市場”的定義,以及對臺灣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及可能貢獻。
由于大陸市場是未來臺灣經濟全球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臺灣能否充分利用大陸生產資源及其內陸市場,對于臺灣未來經濟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而臺灣能否充分利用大陸資源與市場,則與兩岸間的經濟整合的密切程度有關,因此為了臺灣經濟發展的長遠目標,加強與大陸經濟的關系當然有其必要。尤其是現在全球的經濟正在快速一體化,而且亞洲的區域整合也在加速進行中,我們除了要積極加入地區性經濟組織外,也應努力簽署自由貿易協議,或進行不同形式的經濟整合。
臺灣現今對大陸的出口占臺灣對外出口比重已近四成,所以明年不論那一個政黨取得政權,當然都應該以解決兩岸經貿問題為第一要務。就促進兩岸經貿關系的程度來看,大致上可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兩岸經貿關系的正常化,其中包括直航、貨幣清算、與租稅協議。這種正常的經貿關系是任何兩個地區的經貿往來時,都必須要具備的基本要件,這些要件只是要使兩岸的市場經濟正常運作而已。
為了進一步擴大與大陸的經貿關系,讓兩岸的商品能在兩岸間自由往來,第二階段就應該建立兩岸自由貿易區。理論上,兩岸成立自由貿易區必然對雙方的經濟發展都有好處。目前國際上簽署的自由貿易區大致上可分成兩種形式,一種是以國家名義簽署,稱為自由貿易協議,例如美國與韓國最近簽署的自由貿易協議;另一種則是以地區名義簽署,稱為更緊密經貿伙伴關系安排,例如大陸與港澳所簽署的貿易協議。以現階段兩岸統“獨”的爭議來看,兩岸之間要成立自由貿易區,可能在名稱上就無法擺平。
在兩岸商品自由貿易之后,若要再擴大與大陸的經濟關系,最好的方式就是與大陸成立兩岸共同市場。一般而言,共同市場的范圍要比自由貿易區大許多,其中主要是諸多生產要素的自由移動,包括資金、人員、與技術,以及關稅、匯率、與貨幣統一等。不過,由于共同市場的范圍很廣,必須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完成。
然而,兩岸人口數量懸殊、所得差異很大、從經濟體制發展不同的角度來看,兩岸之間短期內當然是以兩岸經貿正常化為第一要務,中期則應設法與大陸成立自由貿易區,而成立共同市場可看成一個長遠的努力目標。
既然大陸市場是全球市場中重要的一環,臺灣經濟想要因應全球化挑戰,大陸市場絕對不可忽視。以目前臺灣與大陸的緊密經貿關系來看,未來臺灣經濟發展的成功與否,執政當局能否妥善處理兩岸經貿關系是一個必要條件。因此,從兩岸貿易正常化,到成立兩岸自由貿易區,到長期目標的設立兩岸共同市場,都值得朝野努力。至于陳水扁一再強調的“一中市場”,這是一個充滿政治味道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