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7日電 臺灣《聯合報》7日刊發社論指出,不可輕估民進黨“入聯公投”聯署達268萬人的意義。島內社會大眾對“臺灣意識”與“臺獨意識”的分際沒有警覺,致使民進黨得以“操作臺獨意識的火,燒起臺灣意識的煙;又用臺灣意識的煙,掩飾臺獨意識的火”。
文章分析指出,倘若268萬聯署者每人能在“大選”另拉到約1.5名未聯署者,謝蘇配的得票水位即可達670萬票。倘系如此,謝蘇配已是勝券在握。依情理而論,一人另拉1.5票應屬可能。倘若作不到,不外二種原因:一、這逾260萬聯署,已是民進黨刨地三尺所得;但社會對民進黨的貪腐無能反感極大,260萬聯署者向外拉票的能量有限。二、國民黨及泛藍能拿出有效方法,感動選民,阻止民進黨260萬聯署人向外擴展的連鎖效應。
文章說,此次“入聯公投”與04年的“買導彈公投”及“兩岸關系公投”不同。04年的兩項“公投”是“總統公投”,由上而下未經聯署,猶如單向操作的Web1.0;但此次“入聯公投”則是由下而上的“聯署公投”,猶如雙向互動的Web2.0。如今,“聯署公投”不啻已經成為雙向互動的“選舉動員”機器;這也正是《公投法》嚴禁“政府”發動“聯署公投”的原因之一。
文章指出,聯署“入聯公投”的作用,是在“公投綁大選”,有兩層意義:一、簽名聯署者形同公開表態愿將選票投給民進黨;而聯署人數沖破260萬,更可使聯署的“眾趨行為”更具社會示范效應。二、聯署者接受了“入聯公投”,自認為聯署的動機在“愛臺灣”,“人格境界儼然進入升華”;此時,民進黨的貪腐無能已在聯署者腦中消失,或退居次位,不再成為影響其投票的因素。于是,民進黨已收轉移選戰焦點之效。
“入聯公投”取得今日進展,因素非止一端。原因之一是,國民黨在因應“入聯公投”時,只知“搧臺灣意識的煙,未能滅臺獨意識的火”;連美國當局都將“入聯公投”暗指為“臺獨公投”,并謂其“不必且不利”;但國民黨卻僅知在“臺灣意識層次”肯定“公投”,而未能在“臺獨意識層次”討論“入聯公投”的底蘊。
文章比喻指出,“入聯公投”聯署超過260萬人其效應不可輕估。情勢之所以進展至今,主因之一是,社會大眾對“臺灣意識”與“臺獨意識”的分際沒有警覺,致使民進黨得以“操作臺獨意識的火,燒起臺灣意識的煙;又用臺灣意識的煙,掩飾臺獨意識的火”。另一主因則是,司法及社會對民進黨“違憲”違法,動員公帑及公務員推動“入聯公投”的罪行,既無是非心,又無制裁力。
文章說,260萬人聯署“入聯公投”,已形成選舉史上最大的“綁票工程”;而聯署人向外擴展的拉票能量若充分施展,亦是選舉史上最強大的動員機器。國民黨處此情境,已如四面楚歌。亡羊補牢,不外五途:一、訴訟,控告當局違反“公投法”,但檢察機關有勇氣查察嗎?二、“釋憲”,指控當局違反“公投法”,同樣的,大法官會議能相信嗎?三、設法將“臺灣意識”與“臺獨主張”徹底區隔清楚,釜底抽薪,“臺獨”的“真火”若熄了,“入聯”的“假煙”就會散去;但是,國民黨有能力處理這個議題嗎?四、國民黨設法扭轉選戰主題,向候選人人格特質及民生愿景發展;但是,國民黨有此能耐嗎?五、國民黨全力贏取“立委”選舉的大勝,主導民心走向;仍是,國民黨有此能耐嗎?
故文章最后說:民進黨“入聯公投”聯署沖破260萬人不可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