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9日電 臺灣《中央日報》網絡版今天發表社評說,最近幾月,臺灣各類物價不斷上漲,執政者當然要負責。做為“執政黨”的“總統”候選人,謝長廷針對經濟問題提出了一些政見,只是陳水扁與“行政院”連手潑他冷水。陳水扁更說出了他的真心話:“經濟固然重要,但經濟搞好不一定選得上”。
社評說,陳水扁的談話,有很多玄機,值得分析。首先,陳水扁暗示了兩岸問題與經濟問題的關系。如果要搞好經濟,改善兩岸關系或許有幫助;但如果為了經濟而犧牲了兩岸關系的立場,民進黨反而會因此輸掉了選舉。因此,陳水扁反對謝長廷有關投資上限以及“大赦”臺商的主張。
其次,陳水扁的談話等于告訴謝長廷,不要拿經濟問題當選舉主軸。因為經濟問題是民進黨“政府”的痛腳,如果連謝長廷都要批評,那“行政院”以及陳水扁又如何自處。選舉的關鍵是議題設定,如果謝長廷談經濟,那等于是拿香跟著國民黨拜,這也是陳水扁要公開給謝長廷潑冷水的原因。
社評認為,在選舉掛帥的情況下,候選人的談話其實都有民意調查做基礎。謝長廷的主張,以及陳水扁的談話,基本上反映了他們對民意有不同的解讀。謝長廷豈會不了解“臺獨基本教義派”的重要性,否則他也不會說出“要選臺灣國總統”這樣的話,也不會在“入聯”議題上與陳水扁同一陣線。
但謝長廷畢竟是候選人,他不能不對當前的經濟問題表示看法。他說“視民如傷”,代表他除了那些“基本教義派”之外,也想要爭取中間選民的支持。一個候選人如果被看成“不食肉糜的晉惠帝”,大概也不用選舉了。這是謝長廷解讀民意后所產生的困局。
難道陳水扁不想要中間選民嗎?不是,而是陳水扁心中自有長期累積形成的選舉定見。陳水扁認為,為爭取中間選民而犧牲死忠支持者,是不劃算的生意。在他的經驗中,以統“獨”議題及族群議題來動員選民的熱情與支持,是最有效的選舉策略。謝長廷只要偏離了這個主軸,談到了經濟,不僅無法區隔他與馬英九的區別,甚且突顯了民進黨的弱點,反而不利于選戰的進行。
社評說,陳水扁已經和謝長廷攤牌了,而陳水扁仍然居于優勢的地位,謝長廷只有伏首聽命的份。因此,可以確定的是,謝長廷的“幸福經濟”只能不幸福地讓位給統“獨”與族群議題。我們關心的是,臺灣的民眾是否真的就像陳水扁心中所構成的圖像,把政治看得比經濟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