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29日電 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與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28日舉行會晤。日本《新華僑報》對此發表評論認為,當胡、吳二人的手緊緊相握,多少歷史滄桑、風云變幻都溶盡在這個歷史畫面中,溶化在這個“撥云見日”的春光中。“胡吳會”以“新”字相應相對,謀劃兩岸關系發展的新局面。
評論說,從馬英九當選以來,兩岸關系頓現和緩、寬松的晴空,但具體如何互動,變兩岸民眾的期望為豐實的成果,尤其需要跨越雙邊多年的隔閡、誤解和歷史“死結”的非凡勇氣、政治智慧和務實態度。
人們注意到,從博鰲論壇的“胡蕭會”到北京“胡連會”,為兩岸未來深入交流起到“預熱”和“架橋”的作用。蕭萬長提出“四個希望”,胡錦濤應對“四個繼續”,友好、融洽、平等的“胡蕭會”不經意間為未來兩岸平等會晤奠定了范式。評論說,“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具有歷史感和政治智慧的這兩個關鍵詞獲得了高度認同。
評論指出,此番“胡吳會”雙方將政治智慧和民族深情非常自然地發揮到了極致智慧。“胡吳會”開始,兩黨領導人不約而同都從四川地震說起,胡錦濤深情依依:“天災無情人有情,臺灣同胞的愛心、善舉感人至深”;吳伯雄深情盈盈:“這種對災情的關懷與愛心的捐助發自內心、發自自然,是血肉相連的感情。”同時,胡、吳共同選擇了“中華民族”這個最具號召力和歸屬感的稱呼釋放親情善意,異曲同工,中華民族的智慧盡在其中。
評論最后表示,當下兩岸關系恰逢難得歷史契機,唯以民族大義為重,以民族智慧化解僵局,先易后難,先同后異,先禮后情,先做后說,才能使“兩岸新舊問題皆可尋求解決”變為現實。從現在起,坐下來談,牽起手來干,民族深情、善意和智慧定將開創兩岸和平發展的嶄新格局。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