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31日電 臺當局原駐外官員郭冠英的“范蘭欽”文章風波在臺島持續引發討論,郭本人亦于今晨返臺并嗆聲“新聞局”。而比較陳水扁的“臺獨”所造成的風波,臺灣《聯合報》31日發文《范蘭欽化與陳水扁化的吊詭》說,相互對照比較的兩個案例頗能啟人省思,并提出疑問:藍營如何因應“范蘭欽化”的危機?綠營如何跳脫“陳水扁化”的魔咒?或者,民進黨操作“范蘭欽化”,反而將使自己更陷溺于“陳水扁化”?
文章摘錄如下:
就臺灣與族群的認同操作言,將范蘭欽與陳水扁視為相互對照比較的兩個案例,頗能啟人省思。
范扁二人思想架構最驚人的相似處,是在最終皆否定“中華民國”。正是在此相似處,卻也顯露了二人的巨大差異:陳水扁的“臺獨”主張迄今仍是綠營的主體論述,甚至現今批扁的綠營人士如林濁水,亦只是批扁而不批獨;相對而言,當范蘭欽的論調,進入了否定“中華民國”并將臺灣視為“鬼島”的程度,顯已不能獲得所謂“泛藍”的認同。在媒體上可以清楚地看出:“范蘭欽”的言論,實際上未獲得“泛藍”“欽”,甚至引發泛藍的圍剿。
因此,當綠營人士欲將范蘭欽一句耍冷自我調侃的“我是高級外省人哦”,操作成撕裂族群的手法,就可能未能傷人、反而傷己。因為:一方面,指馬英九或劉兆玄等主政者為“高級外省人”,將他們“范蘭欽化”;但馬劉等人的思想信仰明明與范大相徑庭,且已對范提出明確批判。如此栽誣,豈能服人?另一方面,何況這個社會上多數的“老芋仔世代”的外省人,其實皆曾是社經地位相對邊緣化的一群,其第二代則多有“芋仔番薯”;民進黨若欲將“高級外省人”的封號栽誣到這些人的頭上,如何不激發反感?
扁范二人最大的差異在于:一、扁的“臺獨”主張在民進黨中不是孤例,而至今仍為綠營的主體論述;但范的言論,若推至指臺灣是“鬼島”或“歹丸”的地步,則絕不能代表“泛藍”。二、扁是以地區領導人地位公開操作“臺獨”及族群議題,且是用公權力及公資源來運作;風暴發作之際,社會撕裂,美國翻臉,對岸反目,政經動蕩。
但是,在“范蘭欽”被指出是“郭冠英”以前,卻只能視之為一名匿名作者的個別言論,他并未利用公權力及公資源來建立品牌及制造影響;據稱,在事發前,其部落格的點閱數有時尚不滿百人。部落客范蘭欽的惡性,不僅不如陳水扁,亦遠不及公然玩弄公權力的莊國榮。三、郭冠英已免職,并喪失任職一生的退休金460萬;陳水扁則迄仍享受卸任“元首”禮遇,一年逾千萬元。
如今,由于郭冠英“出柜”,于是大家將“陳水扁”與“郭冠英”來作比較。但是,用“元首陳水扁”與“九職等文官(科長級)郭冠英”比較,已屬比擬不倫;何況,二人真正的對比立足點,卻應是以“元首陳水扁”與“匿名部落客范蘭欽”作比較(當時誰知他是“新聞局”的電檢員郭冠英?)。因此,始有能否因“范蘭欽”而懲處“郭冠英”的質疑。
陳水扁以“元首”地位,公然利用公權力、公資源,操作撕裂臺灣與挑激族群的議題,與隱姓埋名的“范蘭欽”在部落格上的狂謔文章實難相提并論;而綠營對陳水扁的臺灣與族群操作未能痛切省思,反而拿范蘭欽來大作“高級外省人”的文章,這或許是見獵心喜,其實卻恐是鬼迷心竅。
民進黨如今正苦于被“陳水扁化”的窘境,但外界此種批評并未背離客觀;因為,民進黨內的“陳水扁們”如黃慶林、姚嘉文,仍站在輔選臺上,而蔡英文正欲以“新本土觀”來治療民進黨的“缺乏包容性”。相對而言,陷于“陳水扁化”的民進黨,卻想用“范蘭欽化”來套住國民黨及泛藍,這也許有一時之效,卻可能有反效果。因為,范蘭欽的思想與風格不是泛藍的主流,但陳水扁的“臺獨”與族群觀點卻仍是泛綠的主體。馬英九可與范蘭欽切割,但蔡英文卻不易與扁切割,泛綠及“獨派”更不能與扁切割。畢竟,“獨派”在綠營已是根深柢固的一個“派”,但“范蘭欽”卻沒有開山立寨、自立門戶的氣候,遑論要將泛藍的主體結構“范蘭欽化”?
藍營如何因應“范蘭欽化”的危機?綠營如何跳脫“陳水扁化”的魔咒?或者,民進黨操作“范蘭欽化”,反而將使自己更陷溺于“陳水扁化”?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