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2009年12月24日,海協會會長陳云林在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南投縣縣長李朝卿的陪同下,探訪南投水里新山村壽山橋,這里因“八八風災”沖毀,臺灣公路養護部門正在加緊修繕。 中新社發 曾嘉 攝
中新網1月17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海峽兩岸關系協會會長陳云林近日在臺灣媒體撰寫文章,談他對臺灣的印象。他指出,出生于淪陷的東北,思歸之痛和家國眷戀是與生俱來的情結,因此從小對臺灣就有一種特殊感情。
陳云林在文章中說:“我與臺灣之間,始終有著一種難解之緣。這種緣,伴隨著我的成長、生活和工作經歷,歷久彌深,經久愈醇。在我的印象里,臺灣也益發變得清晰、生動、鮮活、美好起來。”
出生于淪陷東北的陳云林表示,臺灣和東北都曾被日本軍國主義統治,因此從小學開始學唱臺灣島歌曲時,對那“高山青、碧水藍”的臺灣就有一種特殊感情。但那時,還僅限于書本中得來的有限知識、傳唱中形成的模糊的、朦朧的印象,直到50歲后,從地方經濟工作轉軌兩岸事務,才得以專注臺灣問題,不覺已過了16年。
文章指出,臺灣美麗的風光,勤勞好客的人民,繁榮現代化的都市,田園牧歌般的鄉村,亞洲四小龍的經濟奇跡,各種與臺灣有關的信息都成為作者對臺灣印記的一部分。“我接觸到的是無數生活在臺灣社會各個階層的朋友和數以萬計的普通民眾。他們渴望兩岸和平,希望遠離戰爭;渴望民生樂利,希望發展共贏。他們身上,濃縮著兩岸同胞的普遍心聲,也昭示著兩岸關系發展的正確道路。”
在談到先后兩次率海協會協商代表團赴臺會談時,陳云林倍感欣幸。他說:“我看到那么多臺灣同胞對推進兩會制度化協商抱有最質樸的心愿和最真誠的期待,我也備受鼓舞。兩岸主流民意的認可與支持,是推動兩岸制度化協商的真正動力,也是檢驗兩岸協商成果的唯一標準。”
對于遭遇到抗議,陳云林稱“部分臺灣同胞由于各種原因對大陸缺乏了解甚至存在誤解、對發展兩岸關系持有疑慮,我們愿以最大的包容和耐心加以化解和疏導,也愿采取更積極的措施讓越來越多的臺灣同胞在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中增進福祉。”
對于兩岸同胞分別于前年5月和去年8月遭受重大自然災害,兩岸同胞的患難相助,陳云林在文章中講述兩個感人故事:
“第一個故事被證嚴法師記載在她的書里,講述的是一位住在山區的臺灣老人。他年屆八十,無依無靠,孤獨貧寒。當慈濟的委員去看望他的時候,發現他那兒已經好幾天不生煙火,老人又冷又餓,蹲在墻角,病得無法動彈。就是這樣一位老人,一位連新贈送的被褥都舍不得使用的老人,在得知委員們即將奔赴四川汶川參與救災重建時,毅然從枕頭套里摸索出一百元新臺幣,讓他們轉交給大陸的災區民眾。證嚴法師用‘冬天里的陽光’描述了那一刻的心情。我相信,這來自臺灣的陽光同樣穿越了海峽,穿越了時空,溫暖著千千萬萬大陸同胞的心。”
“另一個故事則發生在臺灣舉行的‘把愛傳出去──八八風災募款晚會’上,當時主持人念了一條短信。它來自大陸的一個普通打工妹。內容是:‘我是個打工妹,剛在網吧看到手機發信息可以捐款,我發了5條,捐了10元,我工資低,不要笑話我。’這一番淳樸的話語通過電視臺的轉播,傳遍臺灣,也感動了千千萬萬臺灣的民眾。”
陳云林在文章中用“疾風識勁草,患難見真情”,來形容在兩岸都受到國際金融危機重創的情況下,臺灣同胞為幫助大陸度過金融危機,出謀劃策。大陸同胞也急臺灣同胞之所急,在大陸擴大內需拉動經濟的過程中,優先考慮臺資企業的困難。鼓勵大陸同胞赴臺旅游,活躍市場,增強信心,接連組成采購團,增加在困境中企業的訂單,這種骨肉情深、兄弟攜手,兄弟相幫、共渡難關的情景,讓世界嘆為觀止,也讓我對兩岸難分難解之緣有了新的認識和體會。
文章最后強調“了解產生熱愛,熱愛激發使命。幾十年的難解之緣,已將我的生命和臺灣那片美好的土地和生活在那里的勤勞智慧的骨肉同胞緊緊聯在了一起。盡管個人力量有限,但我愿將有限的力量投入到無限的為兩岸同胞服務中去。讓這份緣,醇厚、美好而綿長。”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