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臺北舉行“2010年上海世博會臺灣館啟航記者會”,館內設計及展演內容首度曝光。圖為臺灣館刻有的名山陵線,在晚間十分清晰。(臺北世貿中心供圖) 中新社發 董會峰 攝
4月13日,臺北舉行“2010年上海世博會臺灣館啟航記者會”,館內設計及展演內容首度曝光。圖為該館4樓設有一個直徑12米的720度圓球形劇場,極具創意。(臺北世貿中心圖片) 中新社發 董會峰 攝
中新網4月14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2010年上海世博會進入倒計時,臺灣在暌違四十年后再度參與世博。相較四十年前,這次除參展名稱及主題不同,館場外貌也有差異,彰顯臺灣四十年來在人文及科技等方面發展的成果。
臺灣上回參加世博會,是1970年大阪萬國博覽會。當時臺灣館是由國際知名華裔建筑師貝聿銘設計、大林組施工,備受矚目,當時貝的助手之一,就是設計這次臺灣館的李祖原。
報道說,當年臺灣展館主題為“中國:傳統與進步”,但館場未顯中國風。四層樓建筑以白色為主,搭配簡單交織的線條,穩重中帶活力。銜接兩邊展間而外露的通道及置于入口、雕塑大師楊英風的不銹鋼作品“有鳳來儀”,則是漆紅色,更收吸睛之效。展間內則以介紹中華文化和臺灣經濟發展情況為主,特別放上蔣介石肖像,為游客“導覽”。
13日參加世博臺灣館啟航儀式的李祖原說,當年大阪萬博的臺灣展館是以建筑及展示為設計導向,而上海世博臺灣館則是以媒體展演為導向,兩者不相同。
臺灣館主題是“山水心燈:自然、心靈、城市”,李祖原表示,當初選擇天燈外型,就是希望表達對地球、人類及文化的關愛。
對于臺灣館外型被少數人譏為“抽水馬桶”,李祖原只淡淡表示“境由心生”。
這次臺灣館從正式接受邀請到完工僅七個月,創下施工期最短紀錄。負責規畫的“貿協“指出,臺灣館展示面積一千四百平方米,高度約七層樓高,盡管走“小而美”風格,但內部仍有值得駐足的設施。
臺灣館另一焦點就是屬負責導覽的接待人員了。當年甄選大阪萬博臺灣展館女性服務員時,外貌、學歷和外語能力的要求,缺一不可。這次臺灣館也招募十六位來自各大專院校的“親善大使”,在接受“華航”和凱渥團隊專業訓練后,昨日啟航儀式中亮相。
女生身著白色套裝,男生則穿著黑色西裝,不但身材高挑、笑容甜美,舉手投足自然端莊,顯現臺灣青年活潑自信的一面。另有三位親善大使穿著天燈造型服裝,相當具民族風格及文化意涵。
“貿協“董事長王志剛在啟航儀式中將來自太平洋和日月潭的水,及臺灣館旗幟,親自授予臺灣館總館長葉明水,象征臺灣參與上海世博”已準備好了“。王志剛預估,臺灣館每天接待人數約四千三百位,總計在世博會展期中,可望吸引近八十萬名游客參觀。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