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5年,劉銘傳出任首任臺灣巡撫,在今延平南路與武昌街口設立巡撫衙門, 總管全臺衙門事務,這段街道遂被稱為“撫臺街”。日據時期,臺北城實施市區改正計劃,“撫臺街洋樓”(右圖)是代表作品。撫臺街洋樓曾為火災殃及而毀損嚴重,也曾一度面臨被公開標售的命運。去年,重建工程被熱愛古跡的陳國慈女士認養,開始了一次新生。
系列特展是撫臺街洋樓的一大特色。正展出《老臺北城的記憶》上,可以看到老臺北的許多珍貴照片,包括當年街上的臺灣巡撫衙門、劉銘傳引進的臺灣第一部火車“騰云號”的模型等。如果你有耐心,可以完整地看到這部臺北老城的前世今生。5月,因應上海世博會,將做一期《臺北的老上海記憶》特展,內容包括從上海移植到臺北的飲食、服裝文化等。
每個月,洋樓都是不同的“主角”。今年1到3月,臺灣美食家焦桐帶游客從此出發,逛附近老城區最有味道的小吃,聆聽美食趣事。4到6月,實踐大學專任副教授李清志,帶你發現臺北的建筑創意。洋樓是起點,徒步范圍包括北門、臺北郵局、中山堂等知名古跡。細說臺北城的故事費用很低,每人只要100新臺幣的導覽費。
葉益青說,撫臺街洋樓的重新開張,已經吸引了1萬多人前來參觀。驚喜的是,古跡獲得新生,一些曾見證歷史的游客,還補充了洋樓的記憶片段,讓人在讀懂歷史的同時,歷史本身也不斷完善。(記者 陳夢婕)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