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山陵。 中新社發 楊潔 攝
中新社南京六月一日電 題:中山陵與奉安南京大典
中新社記者 丁梅
中山陵座落在南京東郊。
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二日,孫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隨后靈柩暫厝于北京香山碧云寺內。遵照先生生前歸葬南京東郊鐘山之遺愿,南京國民政府于一九二六年春動工興建中山陵,至一九二九年主體建成。
中山陵的設計采取了國際招標形式,最終由中國青年設計師呂彥直中標。陵園平面呈警鐘型,寓意為“警鐘長鳴,喚醒世人”。陵墓建筑全部覆蓋藍色琉璃瓦,牌坊、陵門、碑亭、祭堂和墓室建筑在一條中軸線上,以寬闊的花崗石臺階連接,緊湊完整,蔚為壯觀。陵寢正前方是一座形如折扇的陵前廣場,經博愛坊進入墓道,墓道的盡頭是氣勢雄偉的陵門,上刻孫中山題寫的“天下為公”四字。碑亭內石碑上正面刻有原國民政府主席譚延闿手書的“中國國民黨葬總理孫先生于此”。祭堂內刻有孫中山手書的《建國大綱》,正中是孫中山坐姿雕像,墓室里陳放著孫中山臥式雕像。
為迎送孫中山的靈柩到中山陵安葬,當時的國民政府于一九二八年八月,動工興建了一條大馬路,原名迎櫬大道,后定名中山大道。
中山大道,自中山碼頭進挹江門,經鼓樓、新街口,向東出中山門與陵園大道銜接,全程約十五點二二公里,四十米寬的路幅在民國初年的中國城市中,顯得極為氣派。
一九二九年五月二十八日,孫中山先生靈柩由北京運抵南京。三天公祭結束后,于六月一日舉行了隆重的奉安大典。
如今中山陵,已成為海峽兩岸交流往來的重要紐帶,每年超過六百萬人次的中外游客來此或參觀、或拜謁,其中敬謁中山陵的有二百五十萬人次。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