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進口美國牛肉,“立法院”藍綠委員都有異議,不同意馬英九和美國方面達成的協議。“立院”藍綠黨團協商,最后達成美牛進口共識,通過了國民黨“食管法”修正動議,禁止絞肉、內臟等部位進口。達成這樣的共識不容易,當然還存在不少變量,美國牛肉進入臺灣恐怕得等上一段時間。
通過的“食管法”第11條修正動議,同時通過附帶決議,未來如因修法限制引起國際壓力,“立法院”朝野政黨及行政機關應共同面對克服。
民進黨團提附帶決議:修正條文所定地區或國家所進口的牛肉及其相關產制品,應限定在30月齡以下牛只牛肉及其相關產制品;基于維護民眾健康權益并尊重公民參與政策的權利,在消基會等民間團體所發起的“公投”案未經全民復決前,帶骨牛肉不得進口。民進黨的附帶決議排入1月5日“院會”討論事項,表決處理。
其實藍綠兩方對美國牛肉進口的立場大同小異,不希望美國牛肉給臺灣帶來無藥可治的瘋牛癥。而民進黨趁機表現他們更能代表民意、為民喉舌。所以附帶決議中,硬把“公民復決”扯進來,表示特別尊重民意。但是這些民選“立委”在“立院”遇事不做理性溝通、刻意作秀、扛標語、霸占主席臺、搞“公投”,浪費資源等,再怎么說也是不負責任,愧對選民。
美國牛肉的頭骨、眼睛、內臟等6項不準進口,已違反了“臺美牛肉議定書”內容。府方發言人表示尊重“立院”通過修法,將努力與美方溝通。
參與第一線談判的官員認為,這項美國牛肉修法一定會影響臺美關系。美國處心積慮想把帶骨牛肉、絞肉、內臟銷到臺灣,以后還想出口到市場更大的中國大陸及日本,臺灣是第一步就被擋下,美國必定會有報復行動。何況臺灣不但違反“臺美牛肉議定書”,也違反了WTO慣例,現在得尋求美方諒解,雙方重啟談判。美方肯定十分惱火,重新談判有困難。此事會嚴重傷害臺美間的TIFA談判,傷害臺美互信,未來軍購是否出現變量、高層對話是否中止,都有可能。
馬團隊低估了臺灣內部反抗美國牛肉進口的力量,徑自和美方簽訂“臺美牛肉議定書”,然后又無法得到“立院”的背書,即便能與美國重新談判,頭上插著個言而無信的標簽,先自矮了半截。
怎么克服?臺灣數十年來以小事大,處處看美國老大哥的臉色。社會上正熱烈討論美國牛肉進口事件時,美國AIT主管頤指氣使,發表意見,說吃美國牛肉的瘋牛癥幾率比在臺灣騎摩托車出意外低多了,引起社會上的反感。
很多人認為臺美關系很重要,論者多以軍購為主要理由。美方不賣武器給臺灣,就影響到臺灣的安全。另有一說,橫豎美國也沒安好心,賣些過期的軍火,售價又出奇的昂貴,吃定臺灣。當冤大頭60年了,還要這么干下去?協商談判應該互相體諒,只顧自己的利益就談不下去。自美國牛肉發現瘋牛癥以來,臺灣的進口牛肉來自澳大利亞、新西蘭,吃得很開心,大家忘了美國牛肉。準許部分美國牛肉進口,是朋友間的善意幫助,不領情也就罷了,還頤指氣使欺負人,的確有些過分。(王正方,臺灣電影導演、資深政論家)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