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職兩周年前夕,馬英九接受了中央通訊社專訪。在談及歷史定位表示,他希望替臺灣打造安全且順利發展的環境,也認為已讓民眾漸漸感覺到施政魄力,并會繼續以謙卑態度面對人民評價。此外,他還表示臺當局現在不會去支持所謂的“臺灣獨立”。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馬英九在接受專訪時對自己追求的“歷史定位”侃侃而談。他說,“像我市長做了兩任,也一直都在思考我在臺北市的歷史上會得什么樣的定位?民眾怎么樣來記得我?同樣的,我當‘中華民國’的‘總統’也是一樣”。隨后他宣示,“我就是要為臺灣打造不但安全,而且能夠順利發展的環境”。
他認為,上任前,這個環境一直在惡化,現在開始已經走出這一步,不光是活力經濟,還要有廉能政治、公義社會、永續環境、兩岸和平與“活路外交”。馬英九還說,“在我這個政府,我不搞斗爭,希望社會有公平、正義與和諧,盡可能化解政治上、族群上的爭議”。
對媒體民調顯示滿意度攀升,馬英九笑著說,民調高低與整體環境有關系,當經濟情況變好、消費者信心恢復、失業減少,“這時民眾看任何事情都會比較順一點”。馬英九說,執政近兩年來,府院互動與看問題的態度、速度都做了調整,很多問題都非常明快處理,大家可以感覺到施政效率與魄力。
在談到兩岸關系時,對于外界擔心簽訂ECFA,是否會使臺灣對中國大陸的經濟依存度更高?馬英九認為,這種依存不是片面的依存,“雙方是相互依存的關系”。對于能否于6月前完成兩岸經濟協議(ECFA)簽署時程,他說,“我們還是朝此目標邁進”。
他進一步指出,全世界對大陸的依存度都在提高,不是只有臺灣。大陸現在掌握相當多的美國國庫券,成為美國最大的債權國,“但美國有沒有因為這樣懷憂喪志,擔心失去‘主權’呢?不會有這個問題”。
馬英九坦言,大陸對臺灣的“長遠設計”,當然是所謂的一國兩制、和平統一,“這個我們幾十年前就知道了”,但是不能因此就不跟大陸打交道;臺當局提出來的“不統、不獨、不武”,也是考慮到臺灣的現狀。不過,馬英九強調,臺當局不會現在去支持所謂的臺灣“獨立”,尤其是“法理臺獨”,他還說,大陸與臺灣改善關系時“比過去來講,態度稍微有些不同”。大家是在這種求同存異氣氛下能找到共同點,“這就是這兩年之內能夠改善關系的一個重要的基礎”。
馬英九說,臺灣與大陸雙方都知道看法不盡相同,大陸對臺灣“當然是威脅”但同時也是機會,“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把威脅極小化、機會極大化,讓全世界看到我們的目標是促進和平與繁榮”。
參與互動(0) | 【編輯:呂展】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