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此文版權屬《國際先驅導報》,任何媒體若需轉載,務必經該報許可。)
臺當局為挽救形象,擴大國際影響,不惜出重金打造國際頻道
中天、東森、TVBS、三立、八大、衛視……在約3.6萬平方公里的臺灣島上,大大小小的電視臺就有百來家,以至于島內有“臺灣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電視臺”的說法。不過臺當局卻不這么認為,“新聞局長”謝志偉8月8日宣布,將大手筆組建“臺灣國際頻道”,為臺灣發聲。
重金打造雙語頻道
謝志偉表示,臺當局準備拿出二十余億元新臺幣成立所謂“國際頻道”,分英語和“華語”兩個頻道,預計用八個月到一年籌設,明年正式成立。
頻道名稱雖然未定,但臺當局已規劃主要報道范圍,將主要包括臺灣發生的事件、大陸與臺灣有關的事件,以及亞洲事件。頻道一天約有五六個小時的新聞時段,其他再輔以文化類節目。至于頻道傳送方式,謝志偉說,最初期甚至可以使用網絡郵件的方式、與其他國際媒體合作,或是以衛星傳送方式。
欲與央視一較高下
謝志偉宣稱,當局成立國際頻道不是要和英國BBC、美國CNN、日本NHK競爭,他將矛頭指向中國中央電視臺面向海外的頻道,妄稱他們“實際作為是包抄臺灣,將推廣中國形象、政治論述,應用得淋漓盡致”。相比之下,謝志偉抱怨“(臺灣)對重大事件的看法和解釋權,常處于被動地位,國際雖需要有關臺灣情勢的第一手資料,但管道卻很窄,新聞局因此認為臺灣應主動出擊,將文化、經濟、政治各面向形象推銷出去”。
中央電視臺節目在海外受到越來越多關注這是不爭的事實。以央視涉臺時事新聞評論欄目《海峽兩岸》為例,這個以“跟蹤海峽熱點,反映兩岸民意”為宗旨的節目每天都準時在CCTV-4播出,不僅大陸人能看到,在美洲、歐洲等地的華人通過衛星轉播也能看到。連《海峽兩岸》主持人李峰自己都曾承認“《海峽兩岸》節目在海外的影響似乎比在國內的影響要大一些”。一位在美國西雅圖的觀眾李京每天必看《海峽兩岸》,他認為,“節目采用衛星連線請臺灣的專家和時事評論員進行評論的形式,點評精彩,很有吸引力。”
類似《海峽兩岸》這樣的節目在海外受歡迎,臺當局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建立國際頻道的想法也就應運而生。
成為“臺獨”發聲工具
雖然“新聞局”辯稱頻道是“非官方性質”,但種種跡象表明,這個”國際頻道“未來承擔的主要任務是讓世界聽到臺當局的立場。
謝志偉自己就捅破了這層窗戶紙,他舉例說,臺灣推動加入聯合國公投的議題,如果“能藉由自己的國際頻道,傳送第一手訊息,就可讓國際正確、迅速了解臺灣的想法”。
難怪島內輿論認為所謂“非官方性質”明顯是欲蓋彌彰,該頻道極可能淪為對外包裝“臺獨”形象,批發“加入聯合國”“公投制憲”等語言的工具。臺《聯合報》一針見血地指出:“那不就是冷戰時期的美國之音嗎?”
形象恐難止跌回升
有了“臺灣之音”,就能改變令臺當局不滿的輿論現狀嗎?
其實,臺并非沒有面向國際的頻道或節目,臺當局每年都會制播各種語言版本的宣傳片洽請全球各地的電視頻道播出;臺視、三立、中天、大愛及TVBS等也設有國際臺,利用衛星傳送方式,對亞洲及美洲地區播送節目。
但與此同時,臺灣的“國際形象”卻一跌再跌:展示在世人面前的,是“立委”們在“立法院”荒腔走板的演出,是陳水扁充當臺海和平“麻煩制造者”的種種表現……所以,說到底,這怨不得別人,也與包裝手法無關,以為靠辦所謂國際頻道就能改變現狀,完全屬于病急亂投醫。(李寒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