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21日電 國民黨2008“大選”參選人馬英九在昨天出版的新書中稱,自己是講求公平、正義與法治的司法性格,“沒有辦法做一個革命領袖”,但這不代表軟弱,因為在現代化法治社會中本就應該如此。他認為自己與陳水扁最大不同之處,在于他不會專斷獨行,破壞制度。
據“中央社”報道,馬英九在昨天發表的“臺灣贏的新策略”一書中,自承自己有“司法性格”,這與他奉行公平正義的價值有關。他留學美國時也曾在律師事務所做過事,不是不懂律師法庭辯論技巧;有些深藍民眾認為他性格軟弱,不敢挑戰陳水扁,他無法茍同。
馬英九說,也許以他自己的司法性格,“可能沒有辦法去做一位革命領袖,帶著群眾去沖鋒陷陣”,但他認為自己的作法是對的。
對于外界拿他與陳水扁比較,馬英九認為自己與陳水扁最大不同,就是他不專斷獨行、不走偏鋒,而是尋求共識再做決策,“這絕非優柔寡斷,而是集思廣益、博采周諮”,他也不會像陳水扁一樣,為拔擢用人而破壞制度,他的個性本就與陳水扁不同。
此外,馬英九認為自己并無“順民個性”。他在書中表示,1997年因發生白曉燕命案,數萬民眾游行向執政黨示威,并用雷射光把腳印及“認錯”兩字打在“總統府”上,連軍訓教官都走上街頭,但當時執政的國民黨在中常會內,竟然還有人稱這是“中共陰謀”,既然這個黨已無反省能力,他選擇辭官離去。
蕭萬長則在書中指陳水扁最大的問題是“救急、短線”,他擔任“總統經濟顧問”時,陳水扁對短期有效的建議會采納,但長遠政策目標因碰觸到紅線,陳水扁就退縮,而且短線一旦有效果,陳水扁就不管長遠的策略。他認為陳水扁對專業不夠尊重,“不懂,又要裝懂”,這是陳水扁最大問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