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何以風靡寶島?為民眾提供發泄情緒出口
2008年08月08日 01:40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版權聲明:本稿件為中國新聞網“奧運專稿”,未經特別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8月7日,臺灣旅美棒球明星王建民的恩師、中信鯨職業棒球隊總經理兼領隊林敏政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解析棒球在島內風靡的原因,并呼吁立法機構訂立“棒球特別法”。圖為林敏政向記者展示父親遺留的一張珍貴照片,照片中的王貞治(右一)是旅日職棒“全壘打王”王貞治,該人被視為中國人的驕傲,對臺灣棒球運動的發展有重要貢獻。 中新社發 董會峰 攝
8月4日,中華臺北奧運棒球隊選手曹錦輝(右一)等24名球員全員到齊,進駐臺中市全力以赴展開最后5天的集訓,培養默契及調整體能,志在奪取奧運金牌。 中新社發 CNAsports 攝
版權聲明:凡標注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
|
中新社臺北八月七日電 題:棒球何以風靡寶島?
中新社記者 董會峰 曾嘉
在臺灣島內,有一種體育項目,能讓媒體不吝版面,讓民眾如癡如醉;為之,安靜靦腆的女孩可以在賽場邊聲嘶力竭地加油吶喊,落寞失意的中年男子口沫橫飛地講解個中戰術。
它,就是棒球;也唯有棒球,有如此的“魔力”。
“棒球在臺灣之所以被稱為第一運動,歷百年而不衰,除了棒球自身的魅力,更有歷史、地域等原因。”旅美棒球明星王建民的恩師、中信鯨職業棒球隊總經理兼領隊林敏政七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如是說。
林敏政是棒球選手出身,父親林鳳麟是早期臺灣棒球運動的推手之一。深諳棒球運動及其演進的林敏政說,棒球是“舶來品”,至今為臺灣民眾所推崇,大致因素有三:
其一,歷史積淀深。推算起來,棒球在島內的歷史長達一百二十年。日本殖民據臺時期,就比較盛行。臺灣光復后阿美部落“木棍打石頭”的傳奇,民間機構常年不懈的推動,官方態度轉趨積極等,令棒球在島內形成強大厚勢,熱情在民間持續燃燒。
其二,臺灣氣候炎熱,而棒球項目的特性是,習練者不必受體型限制,可以自然選材,而島內的比賽、訓練條件及系統已相當完備。
其三,棒球比賽時間長、懸念大,靠實力,也有相當的運氣成分,“人人有希望,個個沒把握”,無論打擊方還是守備方,不到賽事結束難言輸贏。它能令觀眾“在安靜之中突然發出一聲狂叫”。
林敏政說,棒球之于臺灣民眾,就好比乒乓球之于大陸民眾。歷史上,少棒、青少棒、青棒、成棒輝煌的奪金摘銀紀錄,更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臺東紅葉少棒隊兩勝日本少棒明星隊,之后島內組隊數奪少棒、青少棒、青棒世界冠軍。“那是臺灣棒球運動的振興、崛起期,在政治風雨飄搖之際,棒球為民眾提供了慰藉及發泄情緒的一個出口。”
林敏政說,上了年紀的臺灣人,至今清晰記得當時的盛況。“一九六九年金龍少棒隊載譽歸來,臺北市鞭炮齊鳴,數十萬人走上街頭、夾道歡迎,每名選手乘坐一部吉普車緩緩行進,一路下來,十五輛吉普車上堆滿了鞭炮的碎屑和民眾自動捐扔的錢幣。”
往事已矣,林敏政表示,棒球運動在島內蓬勃發展,但也遭遇起起伏伏,特別是,近些年來,賭博、打假球事件時有發生,為職棒聯賽帶來極大困擾,也流失了眾多到場觀戰的球迷。“我認為,現在的處罰太輕,從棒球運動長久計,立法機構應該盡快訂立‘棒球特別法’,遏制賭球歪風,禁止本土球員過早外流美國、日本。”
刻下,中華臺北奧運棒球隊正在臺中以賽代練,加緊備戰。將赴京客串直播解說員的林敏政說,北京奧運會是絕佳的機會,棒球代表隊如能進入前三名,就足夠臺灣民眾瘋狂了。“古巴、美國、日本、韓國實力強勁,希望臺灣健兒取得佳績,為棒球運動的回暖帶來新的動力。”
【編輯:魏恒】
相 關 報 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