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臺商話新質生產力:優勢互補 把握機遇
中新網紹興3月1日電(項菁)“市場競爭很激烈,如果原地踏步,就意味著退步。只有識變應變、積極創新,才能抓住機遇。”“登陸”滿30年的浙江省紹興市臺協會會長張金滿受訪時說。
2月28日至3月1日,2025紹興市臺商大講堂在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舉行,包括張金滿在內的數十名臺商臺胞齊聚一堂,共探新質生產力發展機遇。

在張金滿看來,大陸的快速發展為臺商帶來了廣闊機遇,特別是當前,大陸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等政策密集出臺,這對臺商臺企也十分受益。
“我們企業主營五金工具,雖是傳統行業,但一直在探索數字化轉型,如通過‘機器換人’提升生產效率。”張金滿介紹,“今年我們計劃新增100臺智能化新設備,到時候也能享受到一定的政策資金補助。”
面對向“新”而行的趨勢,扎根大陸24年的臺商張炳堂認為,臺企可以與大陸企業“抱團”發展,讓供應鏈變“共贏”鏈。
張炳堂專注高端紡織機械裝備的研發與生產,曾到大陸諸多地方考察交流。在其看來,臺企在電子信息、精密機械等領域積累深厚,而大陸企業在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等領域發展勢頭強勁,兩岸產業互補性強。
張炳堂還舉例稱,就在2023年,其所在的臺企與紹興新昌一家民營企業合資,開啟了“強強聯合”的發展新路。“光靠單打獨斗,市場容易受限。我們通過上下游攜手,可以使整體競爭力更強。”他說。
紹興傳統產業基礎扎實、新興產業蓬勃興起,一直是臺商臺企投資興業的熱土。2023年,海峽兩岸(紹興)數字產業合作區創建并運行,旨在推動兩岸共同培育新質生產力。截至2024年底,該合作區簽約臺資項目27個,投資總規模達到578.96億元人民幣。
得益于該合作區,兩年前,臺商張智勇選擇“登陸”發展,專心研究數字產業。“不論是項目上,還是‘衣食住行’,我都享受到了非常大的便利。”張智勇說,他很適應大陸的工作和生活環境,也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2025紹興市臺商大講堂期間,來自經濟、法律、金融等領域的專家學者一一登上講堂,進行政策宣講、案例分析、故事分享,幫助臺商臺企了解大陸最新政策措施。
紹興市臺辦二級調研員雷新華在現場表示,下一步,當地將進一步落細落實各級各項惠臺政策,出臺為臺商臺胞量身打造的人才、金融和政務服務等政策,最大限度地為臺商臺胞在紹工作生活提供便利,努力將紹興打造成為“臺商投資樂園、臺胞筑夢家園”。(完)


精選:
- 2025年03月30日 17:22:05
- 2025年03月04日 13:34:32
- 2025年03月04日 11: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