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睛】今年初,普拉蒂尼接替約翰森,成為歐足聯新任主席。法國人和他的盟友——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一樣,喜歡一上任就搞新政,之于冠軍杯,普拉蒂尼提議冠軍聯賽擴軍,給東歐球隊更多機會。在東歐俱樂部實力明顯難與西歐匹敵的情況下,普拉蒂尼的提議更像是給支持他競選的東歐盟友的回報。
眾所周知,普拉蒂尼之所以能擊敗執掌歐足聯17年之久的瑞典人約翰松,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東歐兄弟的支持。在52個成員的投票中,普拉蒂尼僅以27比23驚險勝出(2票棄權),原因在于法國人新銳的改革計劃,打動了原本處于弱勢的東歐諸強。
上任之后,普拉蒂尼就堅定不移奉行“瘦西歐以肥天下”的政策,其中之一便是針對冠軍杯的:“增加弱國直接參賽席位,讓強國杯賽冠軍參加附加賽。”對新政的反應出現在10月下旬,法國、英格蘭、德國、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六國足協通告歐足聯,“支持讓更多代表進入冠軍聯賽”,同時又建議“讓杯賽冠軍參加冠軍聯賽的實施日期押后至少兩年(普拉蒂尼原計劃從2009—10賽季開始實施)”。政治是妥協的藝術。但是西歐諸國的這手拖字訣,看似妥協實為抵制。冠軍杯新政改革就這樣消弭于無形。
反應在球場上,本賽季阿森納7比0橫掃布拉格斯拉維亞、利物浦8比0血洗貝西克塔斯、曼聯4比0完勝基輔迪納摩、國際米蘭4比2將中央陸軍徹底淘汰出局。西風壓過東風,已是冠軍杯賽場上鐵一般的事實。經過多年打磨,冠軍杯曾因電視轉播費的上漲,而遭遇擴軍,此番若再被普拉蒂尼的政治目的戕害,冠軍杯的權威性必將遭到空前質疑。記者 張斯瑜
差距不是東西
若加布里埃爾加諾仍在世,他會支持法國同胞普拉蒂尼嗎?恐怕很難,因為現在的冠軍杯,已然不再像是一座真正“冠軍的杯”了。英超、意甲和西甲的聯賽前四名都有機會,德甲和法甲都有三個名額,五大聯賽相加共有18張門票,而冠軍只有5個,冠軍杯的“名”與“實”其實早已背離。
按照加布里埃爾加諾的思路,冠軍杯就給為各國冠軍、頂多是亞軍設立的舞臺,讓這些平時在聯賽中趾高氣揚的豪門,得到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機會。只是,這樣的初衷現在已成為了一種奢侈。2005年,捧起冠軍杯的利物浦竟無緣英超前四,若非瑞士人慷慨轉讓機會,人們將見證冠軍杯歷史上最大尷尬——衛冕冠軍無法參賽。
很多人認為,冠軍杯之所以會面臨強弱涇渭分明的局面,是因為東歐各國球隊的參加,導致冠軍杯整體水平下滑。然而,單單是東西足球差距這么簡單的原因嗎?試想,如果沒有多次擴軍、如果沒有政治和經濟的需要,冠軍杯代表歐洲最強球隊的成色會遭受空前懷疑嗎?差距,不是東西足球,而是冠軍杯主宰者的觀念。
觀念的轉變其實是從1999年開始的。是年,優勝者杯徹底退出歷史舞臺,聯盟杯接納了一批原本屬于優勝者杯的球隊,而冠軍杯同年擴軍,讓聯盟杯中的佼佼者也進入到了冠軍杯戰場里。冠軍杯的整體競技水平,出現了半個多世紀以來的最大一次滑坡。
簡單將冠軍杯強弱分明歸結于東西歐足球差距是不科學的,畢竟我們看到了近年來中央陸軍和礦工等富豪支持球隊的崛起,前者甚至還是聯盟杯冠軍。要讓冠軍杯比賽更激烈、更好看、更具觀賞性,要從提高冠軍杯的門檻開始,而這需要歐足聯的大佬們首先轉變已經退化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