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歐洲杯是丹麥童話,2004年的歐洲杯是希臘神話,2008年的歐洲杯,則是一部魔幻小說。一般來說,歐洲杯是兩年前的世界杯格局和風格,當屆也是意法兩支傳統強隊的回歸。2008年歐洲杯雖然冷門頻頻,但最終還是向著舊勢力靠攏。德國和西班牙,兩個歐洲的傳統足球強國,分別在半決賽力斬土耳其和俄羅斯兩匹黑馬進入決賽。
其實,德西的最后會師并非偶然。德國在4年前就已經因為球隊老化跌到谷底,克林斯曼接手后大力起用新人,改造球隊進攻力,讓德國隊變成一支有朝氣有技術的青年軍,世界杯的第三名只是一個開始。勒夫接班后,仍然沿著克林斯曼的方針,改變了波多爾斯基和施魏因施泰格的位置,進一步釋放了前場攻擊力。而西班牙則不愁后輩力量,只是多年以來死守進攻原則,不思取勝之道,阿拉貢內斯同樣在2004年接手西班牙,他為西班牙注入了防守和紀律的元素,塞納、阿隆索讓西班牙的腰硬了起來,同時進一步強調用控球來控制比賽節奏,世界杯惜敗法國后,歐洲杯是他收成的好時機。德國與西班牙就像兩只結繭的毛蟲,現在是時候化蛹成蝶了。
老帥VS 少帥 保守沒有出路
在本屆歐洲杯的16強中,老帥和少帥幾乎各占半邊天。決賽勒夫與阿拉貢內斯的碰面是本次歐洲杯教練力量的一個縮影,也是一個代表。他們代表了歐洲杯教練的兩種潮流和風格。但這更多的是對年輕的勒夫而言,畢竟阿拉貢內斯已經功成名就很多年,勒夫本場無論能否戰勝西班牙,都可以是少壯派教練向前輩們挑戰成功的一個最佳典范,況且,還有范巴斯滕和比利奇這樣的成功人士在。
雖然勒夫繼承了克林斯曼進攻至上的理念,并且進一步釋放了德國隊的前場攻擊力,但大多數時候,勒夫還是表現出了他保守的一面。打克羅地亞和奧地利的兩場比賽被人認為是場面丑陋,不思進取。這可能跟他的閱歷有關。勒夫并未在大球隊執教過,而且多是在奧地利這樣的德式打法的俱樂部效力。而且經驗不足令他顯得應變力有限。還是在克羅地亞一役,克羅地亞頻頻通過莫德里奇的靈活走位來控制,但勒夫卻沒有意識到要讓弗林斯死盯他來解放巴拉克。波多爾斯基和施魏因施泰格的位置變動所得奇效,難說是勒夫主動變陣所致。
阿拉貢內斯更像一個“老憤青”,頭發全白了卻還像穿著切·格瓦拉頭像的衣服唱激進的朋克搖滾。因為心境年輕,老帥比一班在成長路上瞻前顧后的年輕人更敢于變化。更重要的是他的戰術不死守西班牙的進攻傳統,老帥更懂得勝利和防守的重要性,對意大利一役就是最好的證明。而在對俄羅斯的時候,3次換人都在75分鐘之前完成,而且442變4411完成得相當自然且主動,更體現了老帥的功力深厚,面對連自己同輩都變不過的勒夫,老帥顯然更有把握。
控球之師 VS 效率之王 風格相克斗命硬
德國和西班牙向來風格迥異,正如他們的聯賽和文化一樣。德甲硬朗,西甲柔弱;德甲粗糙,西甲細膩;德甲頭球漫天飛,西甲地面慢慢搓。德甲在歐洲的排名越來越低,連拜仁都要去打聯盟杯;西甲卻上升到歐洲第二聯賽,群雄并起,塞維利亞成就聯賽冠軍和聯盟杯冠軍的雙冠偉業。
雖然主要以德甲球員為班底,但德國國家隊的成績在穩步上揚。身高和力量的優勢仍然是德國人的長處,隊中最矮的拉姆也有1.73米,就更別提弗林斯、萊曼這種空霸了。以前的德國隊以力量打法為主,腳下技術粗糙,在克林斯曼接手后才開始增加了地面配合。巴拉克、波多爾斯基、施魏因施泰格等技術好的球員豐富了德國隊的進攻套路,加上身高和力量的優勢,令德國隊變成了一支高效的球隊。半決賽對土耳其,三腳射門就可以轉化成勝利,頗有2006年意大利的風范。這樣的風格特別容易“憋”死風格靈活,講求腳下的球隊,例如葡萄牙。而西班牙則將本來就細膩的傳控技術練得更為爐火純青。2006年世界杯時就已經能和佩克爾曼的阿根廷隊相媲美。西班牙最高的球員是門將卡西利亞斯,中場平均身高不到1.75米,但這樣他們更加靈活地用自己的技術借控球來控制比賽。
西班牙目前是奪冠呼聲最高的球隊,但他們身高是一項致命弱點。西班牙到目前為止只丟了兩個球,定位球方面只失一個。阿拉貢內斯在定位球方面一直加強練習,很好地掩蓋了他們身高的弱點。反觀德國隊,他們的失球都是對手通過運動戰得逞,尤其丟給克羅地亞的第一個進球,在中場連續16腳傳遞后扯開空檔后,莫德里奇一傳致命,這點很像西班牙。勒夫應該會從這場比賽得到對西班牙的其實。但如果德國將西班牙當葡萄牙打,一定會被反咬一口。(□專題撰文 時報記者 潘熙宇)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