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熱鬧的2007年中超大幕已經落下,各個獎項花落各家,其中最佳新人獎被中國足協“無奈”地頒給了蒿俊閔。之所以說是“無奈”,因為小蒿其實出道好幾年了,并不算真新人。也是,現在中國的青少年球員人數極度萎縮,怎么指望長江后浪推前浪?中國足協副主席楊一民昨天向記者介紹,中國男子足球注冊人口從10年前高峰時的65萬下降到目前的3萬!他擔憂地說:“如果再不重視青少年足球,中國足球的未來將不只是令人擔憂,而是沒有明天!”
聯賽尷尬:無新人
如今的中國體壇,早就是“80后”的天下。劉翔、郭晶晶、姚明、易建聯等幾年前就已家喻戶曉,1980年出生的姚明、1981年出生的郭晶晶,甚至早已以“老人”自居。世界足壇也是如此。當今在綠茵場上風光無限的主角,已不是貝克漢姆、羅納爾多、勞爾等,而是剛滿22歲的魯尼、19歲的阿奎羅、20歲的梅西等“85后”。
但中國足壇似乎游離于世界足壇之外。在人家的“85后”已有資格競爭“世界足球先生”時,中國足壇甚至找不到幾個能夠讓人記住的“85后”。
聯賽能否出新人,為最高級的國家隊輸送人才,是衡量聯賽是否成功的標準之一。如果中超聯賽失去了“造新人”能力,中國足球又怎能擁有未來?
足協尷尬:足球人口越來越少
楊一民介紹,中國足協球員注冊信息系統顯示,1990年至1995年間,我國參加足球運動的青少年數量達到歷史最高的65萬人。而目前,數據庫中只有3萬人,足球學校的數量從鼎盛期的4300多所下滑到目前的20多所。
他坦言,足球職業化后,足球運動的決策者在青少年足球發展思路與政策上出現了偏差,將培養青少年后備人才的擔子全壓在了職業俱樂部身上。而目前的中國職業俱樂部,又有幾個真正對青少年培養投入了很大力量?另外,近些年決策者沒有給處在最基層的足球學校以足夠的關注與扶持,一些足球學校辦學動機不良、教練員水平不高,難以培養出好苗子。而越難以出人才,足校越難以維持。如此惡性循環,足球人才的“金字塔”塔基嚴重萎縮。
還有一個原因楊一民沒有說。近年來中國職業足球聯賽形象很差,球員負面新聞太多,很多家長已不愿讓孩子吃這碗飯,青少年足球人口大幅下降。
球迷尷尬:13億人里咋選不出11名球員
每當國家隊戰績不佳,球迷總在問:“為什么咱們13億人里選不出11名好球員?”
那么大家是否知道,全國1992年齡段的小球員有多少?記者經過采訪后得到的答案是:在足協注冊的是109人。而根據足協青少部提供的數字,中國1985年和1986年出生的球員(即2008國奧隊適齡球員)在冊的總人數也不過是1550人。
目前張寧帶領的92年齡段國少隊,就是從109名全國適齡踢球的孩子中選出來的。一支球隊按照20名球員計,是“五里挑一”。
今年亞洲杯期間,記者曾采訪過日本足協副主席小倉純二。他介紹以1990年齡段的日本少年隊為例,該隊20名球員是從日本600多支隊中選出來的。按一支隊伍20人計,這支日本隊是“六百里挑一”。
10年后,張寧所率的92年齡段球員正值當打之年,其中一些很可能肩負起參加2018年世界杯預選賽的重任。可是,誰能夠想象張寧的這支國少隊是從全國僅有的百名適齡球員中選出來的一支代表13億中國人民的國字號隊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