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中國足球“金哨”陸俊。 中新社發 毛建軍 攝
|
此前并沒有太多的中國球迷知道“金哨”陸俊還在亞足聯裁判委員會擔任委員,但是在陸俊本月初請辭這項職務后,更多的球迷開始了解到此前不為自己所知的事情,更多的媒體也慨嘆,中國足球在亞足聯的外交地位一落千丈。
辭職事件 陸俊并非沖動
在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陸俊透露,辭職并不是突然間的想法,而是已經醞釀了一年多。本月初,他向亞足聯遞交了辭呈,辭職的理由是:“工作繁忙,精力有限。”同時,他也感謝了亞足聯的信任。陸俊知道,盡管亞足聯表示震驚和惋惜,但這份申請最終會被批準,因為“裁委會并不是沒有你陸俊就不成,還有很多人也想進入裁委會”。一些朋友事先知道陸俊的想法,紛紛進行勸阻,但他本人卻說:“再干下去也沒什么意思了。早知道有今天這個結果,我當初根本就不會去競選這個職務。”
由于在中國足協沒有任何職務,陸俊的裁委會委員完全是個人身份,他背后不代表任何組織、機構,在裁委會的會議上,他的意見永遠是代表個人,所以他也基本不發言。這一點令陸俊本人也覺得有些對不住中國同行,因為在外人看來,這是為本國同行進言的最好機會。值得一提的是,陸俊在“掛哨”后的第二年就進入了亞足聯裁委會,這在裁委會也是史無前例的,可見他的業務水平。同時,在很平靜的工作狀態下提出辭職,陸俊也算是亞足聯的第一人。
裁判現狀 中國哨靠邊站
在一年多前接受記者的采訪時,陸俊還認為,中國裁判的整體水平要高過日韓。但是現在,他不會這么說了。惡果其實早就凸現出來:中國足協令人奇怪的不去與在亞足聯任職的陸俊進行任何溝通,對于亞足聯在裁判工作方面的新精神自然就所知甚少。也難怪亞足聯都感到奇怪:為什么中國球隊總是在國際賽場上違規?
中國并非沒有好裁判,以楊志強為例,這名裁判在亞足聯今年裁判的排名中名列第6,所獲得的分數相當高(亞足聯方面會給每名裁判在國際賽場上的執法表現打分,裁判精英班就是由在分數位列前50名的裁判組成)。對于這名裁判,亞足聯準備重點培養,因此特批給中國4個裁判精英班的名額(按慣例,每個國家只有3名裁判進入精英班)。但有意思的是,中國足協竟然沒有給楊志強申報國際籍裁判資格,在申報名單中,甚至有的裁判連中超聯賽都沒有吹過幾場,這令亞足聯也感到莫名其妙。
而在楊志強被人為“拿下”的同時,日本裁判界這一年獲得了豐收:他們有6人進入精英班,獲得了亞足聯的3個特批名額。
解讀原因 足協制造惡果
中國足球總感嘆自己在國際賽場上“吃裁判的虧”,這也是陸俊請辭亞足聯裁委會委員后引起媒體震動的原因。人們想問的是,為什么張吉龍、張健強、陸俊等在亞足聯受到賞識的人卻“報國無門”,究竟是什么造成了這一現狀?
有幾個例子或許可以幫助球迷們進行解讀:在今年9月初,亞足聯方面請陸俊去韓國擔任亞冠一場半決賽的比賽監督。但是直到比賽前幾天,陸俊仍沒有在韓國現身。亞足聯和韓國足協焦急地詢問,結果發現他根本沒有收到亞足聯的邀請函。最后,人們在中國足協辦公室的一個廢紙簍里找到了亞足聯反復發送的傳真。經過亞足聯和韓國足協的努力,陸俊最終還是幾經周折如期趕到,可是這件事為中國足協帶來的負面影響卻不是件小事。
另一件事發生在幾年前:國際足聯修改了規則,其中一條規定,只要處于越位位置的球員不跑、不拿球,就不算越位。但是中國裁判卻是在整整延誤了一年后才學習到國際足聯的新規則,這又是誰延誤的?
顯而易見,中國足球正繼續向低谷滑落,負面東西越來越多,踢球的孩子越來越少。中國足球,也許正逐漸淪為某些人辦公桌上一件可有可無的裝飾品。(周蕭)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