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足離我們越來越遠了,其實就是因為女足從來沒有真正進入過我們的生活。
世界杯來了,女足離我們遠了。
你可以看到女足世界杯網絡女主播的大幅泳裝照,你看不到女足世界杯的整版報道;你可以看到分析足協在中國女足國家隊身上花了多少錢的數字,你看不到中國女足的發展究竟得到了多少經濟支持;你可以看到國際足聯的大佬們在賽場的每一次作秀,你不知道現在中國有多少女孩在踢球。
除去體育專業媒體的關注,女足世界杯的到來,似乎在公眾之間靜默得有些悄無聲息。不知道是因為賽事還沒有開始,抑或贊助商對這項賽事缺乏熱情,可是2003年因為非典被延期的女足世界杯,有著足夠的理由激起公眾和媒體的關注。因為這是16年來女足世界杯“回歸”中國的時刻——1991年首屆女足世界杯就是在中國廣州舉辦的。女足也是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因此女足世界杯不僅和奧運會不沖突,更是北京奧運會前一年最大型的國際賽事,不啻于一次極好的熱身。更何況,曾經的“鏗鏘玫瑰”帶來了多么積極正面的社會效應。
可是當女足世界杯真正來到這里時,卻被籠罩在一層不可理喻的冷漠之中。主流媒體的報道和覆蓋相當有限,社會上談論這個話題的聲音也相當小,哪怕在四個小組賽城市的球市上,似乎也看不到多少對女足世界杯的熱情。
為什么會這樣?
因為足球在中國的沒落?要是把中國女足和中國男足扯上關系,誰都知道那將是千古奇冤。因為中國女足成績不佳、世界杯上難有造就?未必如此,至少多曼斯基駕臨后,中國女足整體性得到了恢復,以東道主之利,成績不可能太差。是因為現在的中國女足缺乏球星?馬曉旭是個十年難遇的“女魯尼”,韓端最近出書不也挺熱鬧嘛。
一定要上升到某個高度去審閱這段時間的冷漠,只能說中國的體育觀眾急功近利、中國體育觀眾缺乏體育文化積淀。然而這種堂而皇之的話語,連自嘲的味道都不具備,因為類似的論調,放在每一種在中國遭受冷遇的體育運動上都合適。
女足離我們越來越遠了,其實就是因為女足從來沒有真正進入過我們的生活。1991年的世界杯,和1999年的“鏗鏘玫瑰”,只是這項運動剛剛興起,國際水準并不高時,我們幸運地擁有了一批世界級的球員,給這項運動在中國的知名度打了一劑來得略早了點的強心針。當“鏗鏘玫瑰”風靡大江南北時,我們沒有去想,真正要發展女足,需要在最好的歷史時機里推動女足的大眾普及。女足國家隊在亞特蘭大奧運會和美國世界杯上先后殺入決賽后,足協的選擇是推行女超聯賽,最終效果,豈能望超女之項背?
足球在美國,一直被認為是一項女性和青少年體育運動,這跟足球在這兩種人群中高度普及相關。女足在中國,最初是其他項目的運動員改弦更張來投的方向,出了些成績之后,管理者的決策是集中精力推高金字塔的塔尖,殊不知我們幾乎沒有厚實的塔基。
短期刺激帶來的興趣,終究因為這項運動基礎薄弱而消散,更因為基礎的薄弱,導致競技水平也在下降。世界杯能否提升女足在中國的受歡迎程度和參與程度?但愿這不是一劑治標不治本的速效藥。
(顏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