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似乎越來越“人性化”了。女足世界杯馬上開打,但中國隊卻沒有了以往每逢大賽如臨大敵的緊張感,居然還有上街購物的閑工夫,中國足協專職副主席楊一民再三強調,現在全隊要努力打造“快樂足球、快樂團隊”的氛圍。
事實證明,中國足球屢戰屢敗的原因在很多時候并非因為技不如人,而是輸在隊員們壓力過大、心態失衡,導致比賽中出現一些低級失誤。如果說米盧當年執掌中國男足初倡“快樂足球”時,還讓一些人覺得疑惑甚至抵觸的話,現在,我們更多地看到的是,中國足協已基本上接受了多曼斯基這種“輕松”的備戰方式,并在行動上予以配合。
不過,誰也不敢樂觀地認為,中國女足的隊員會因為一次購物、一句口號就真的能夠“快樂”起來?鞓肥且环N無法言說的東西,它是人的神經末梢、靈魂深處最難以觸及的那抹陽光。中國球員很難從比賽中享受到快樂,往小處說,是由他們的成長經歷和現實環境所決定的,往大了說,甚至和我們的文化傳統、思維習慣、社會氛圍有關。不是由米盧、多曼等一兩位外籍教練能解決得了的。
當然,我更不敢把希望寄托在足協的“觀念轉變”上。所謂“快樂”,其實帶有很強的“作秀”成分,它是拿來給人看的,以此證明中國足球管理者的開明與進步。實際上,我能更清楚地感知到,他們更欣賞的是伊拉克足球的“戰斗精神”。雖然我對伊拉克足球在奧運會和亞洲杯上的表現同樣心存敬意,但我不認為它是快樂足球的表率。透過這個國家的苦難歷程,你會發現,這樣的足球其實是痛苦的、負重的。它也許能在某個時刻爆發出驚人的力量,但無論如何,都無法成為足球運動的一個常態。
我的意思是:只要球隊能取得預想中的成績,能滿足某些人政績上的需求,他們是無所謂足球應該痛苦還是快樂的。很慶幸,在我們這里“痛苦”已漸行漸遠,“快樂”成了唯一的選擇。
“秀”出來的“快樂”只是一種手段,而非目的。我相信至少在短時間內,足球在我們這里還無法真正成為快樂的載體。否則你如何解釋,能帶給廣大球迷最大程度快樂的世界杯,為什么會成為現實利益的犧牲品。(小強)